关灯
护眼
字体:

岁月缱绻(193)

作者:吴南璇 阅读记录


心理学,目前的情况不太好,社会对心理学的了解不多,读出来也不容易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

所以,我的建议是你根据自己的情况衡量一下。”

王媛说:“好吧,我再想想,咱俩加个微信吧。”

易言:“好啊。”

王媛:“之后找你聊天,你别嫌烦啊。”

易言:“怎麽会呢。”

易言的脸上露出温和而虚假的笑容,眼睛的卧蚕随着面部肌肉的变化出现了细纹。

她本来计划好要用另外一个手机号注册工作微信,方便之后找工作,也方便工作信息不打扰到个人的私生活,但一直在忙,没时间做这些。②

早知道就早一点注册了,把王媛也加入那个微信号里,私人的微信号就很少人知道了。

易言的私人微信只有不到50个人的联系方式,每隔一段时间,她就会清理微信,删,2年内没有联系过的人。

2年没说过话,说明关系不紧密。

既然关系不紧密,说明陷入困难时,彼此都不会提供帮助。

这样的话,留着联系方式也没意义。

留在易言微信上的人,大多是帮助过易言的人。

原因有二,一是提供过帮助的人会再次提供帮助的几率高,二是欠了别人的恩情没还,易言现在没有能力,等以后要还。

剩下的就是不能删除的人,比如学校的打印店老板、学院的辅导员、居委会新来的年轻人等。

加完微信,易言和王媛微笑告别。

加了微信也没用,易言很少和之前的同学聊天,哪怕是和他们曾经关系非常好,就像本科时的室友。

专科遭受过校园霸淩,得了抑郁症的易言就像鬼一样,见不得光。

多亏了本科的三位室友的包容和鼓励,她恢複了正常人的生活。

对于这三位本科室友,易言的心里充满感激。

她没有忘记下雨时,她们穿着睡衣从宿舍门口的食堂跑到教学楼,接她回宿舍。

她没有忘记她们告诉她:不要为了仇恨活着。

她没有忘记她们告诉她:要坚持自己的梦想。

只不过,毕业之后大家都忙着各自的生活,即便是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也很少能够碰面。

有烦恼想要倾诉,也会担心这会不会打扰到她们的生活。

陌生感一点一点叠加起来,彼此知道的越来越少,最后想倾诉都不知道要怎麽开口。

好朋友好像就这麽变成了朋友,慢慢变成了曾经的室友、同学,最后变成了陌生人。

保留着联系方式,也是在挽留曾经拥有过的美好记忆。

前段时间,本科的同班同学在微信上发来消息。

原来,她在清理好友时看到了易言,算一算时间差不多到毕业的时候了,来问问易言的境况如何。

这位同学算是“病友”吧。当初在大四考研时,因为压力太大,找易言倾诉,易言用自己的过往经历鼓励她。

等到毕业的第二年,工作不顺的她再次找到易言,易言那时正在考研,也生活在一地鸡毛中无法自拔,两个人互相交流自己的倒霉经历,互相安慰彼此。

易言觉得很恍惚。

有种时空错乱的感觉。

聊天也不知道该怎麽聊,彼此不知道对方的状况,有的只是保留余地的互相试探,仅此而已。

生活轨迹不同了,共同的话题少了,彼此无法理解。

易言很感谢本科时遇见的同学,不过,生活的圈子不同的确无话可聊。

不得不承认,友情也是阶段性的。没有长久。没有永恒。

分开后,生活在不同的生活环境里,曾经热烈的情感在时间的拨动下慢慢冷淡,最后消失。

在夹杂着感谢之情的惆怅中,祝福对方未来越来越好,然后安静告别。

易言来到菜煎饼店,正好有一位顾客离开。

易母收起桌子上的煎饼盘子,脸上笑得有些勉强,“这是我初中同学,当初这个人学习成绩不如我呢,现在人家是老师,过得日子比我强多了。”

生性要强的易母难得认错一次,“当初不该退学的。”

易母上初一时被班上的同学欺负,家里人也不管,易母一气之下就退学了。

“当时想着别人也是读到初一就退学了,我也退,有什麽大不了的。”

易母继续念叨着,“以前偷懒,现在受罪,真是活该,这是我的报应。”③

放弃比坚持容易,堕落比自律轻松。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