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风正当时(94)

作者:婆娑树下 阅读记录


崔行迟略一沉吟,道:“祖母,孙儿陪着吧。”

崔母已经扶着秦若瑜的手起身,闻言看他一眼,叹道:“我知道你是怕我为难,但徐老太太年事已高,看在你姑母的面上,我也不能太让她难堪。放心吧,祖母有分寸,不会给你父亲出难题的。”

崔行迟忙解释:“祖母误会了,孙儿并无此意。”

崔母连连摆手,道:“行了行了,让你们待在这自有我的道理。”说罢,领着秦若瑜和徐敏转身出去了。

“老姐姐,天寒地冻的,怎麽不多睡一会儿,可用过早膳了?若不嫌弃,便在我这将就着用些吧。”徐母一进门,崔母就热情地迎了上去,牵住她的手,将她引至偏厅的圆桌旁坐下,桌上碗碟罗列,丫鬟掀开一个砂锅盖儿,一锅碧粳粥还在腾腾冒着热气,看得人胃里一暖。

徐敏乖巧自觉地为徐母盛粥摆箸,徐母含笑说道:“还是亲家母能掐会算,怕不是一早起来就料到我们母女二人要过来打秋风?”

徐令安忙配合地掩袖而笑,凑趣道:“娘也是不害臊,瞧瞧,算上敏丫头,咱们可算是祖孙三代上门来吃白食。”

崔母亦笑个不住,道:“都是清汤寡水,只要你不嫌弃,我巴不得你日日过来呢。”

徐敏为徐母盛了半碗粥,又夹了一块蟹黄毕罗,才转头向徐令安问道:“姑姑,蓁妹妹呢?”

徐令安笑道:“她身子弱,畏寒,没让她跟过来。你二人这麽难舍难分的,等你祖母今日回了城里,我送蓁儿来与你同住如何?”

徐敏本在布菜的手一顿,这头起得不怎麽好,她咽了口唾沫,也不敢擡头去看双方,只能硬着头皮继续问道:“祖母今日要回城里吗?”

徐母慢慢地喝了一口粥,先对着崔母赞了一句“这粥熬得好”,才看向徐敏,点头叹道:“你大伯和你大哥的事想必你也知道了,唉……眼下你爹又不在京城,你二伯人微言轻,少不得祖母这把老骨头要亲自奔波。我自知无力回天,只是到底是自家骨肉,不求别的,趁着朝廷宣判的旨意还未下来,我总得回京去见他们一面,好歹送他们一程……”语毕,徐母又滚下泪来。

崔母叹息一声,停下手中的筷子,对上徐母老泪纵横的脸,说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老姐姐还是要想开一些。咱们也是认识几十年的情分了,令郎的事我亦有耳闻,实是国法难容,我亦无能为力。只是,既然你们今日要回城里,我派几个管事护送你们吧,别的忙我忙不上,但是给犬子递个话还是理所应当的,我会托他在刑部大牢看顾一二,让令郎他们少吃些苦头。”

这便可以了,原本求的也是如此罢了,徐母强行止住泪意,想扯出一个感激的笑却又笑不出来,她只能用手帕按了按眼角,二十年前,崔徐两家旗鼓相当,如今,自家已经折了一脉,徐家却仍是欣欣向荣,她心中百般不是滋味,最后只能化为一叹,低头喝粥。

秦若瑜心头一动,脑中闪过让红渠给陆珩传信的事,忙对着崔母说道:“外祖母,咱们来时不是遇见贼人了吗,如今又下了雪,怕是路上更危险,几个管事怕是不够用,我让红渠护送徐老太太一程吧。”

崔母还未答话,徐母倒是一愣,一脸错愕地看向对面之人,她正轻扯着崔母的衣袖撒娇,明眸皓齿,巧笑嫣然,徐母心绪翻涌,这姑娘真令人羡慕,秦家,真是一门好亲事啊。

崔母呵呵笑道:“好,你的丫鬟你自己安排。”

徐母忙笑着答谢,用完一碗粥,即起身告辞,临走前,又歉意地指着徐令安说道:“我此番只带着大儿媳妇回京,她们母女留在别院,还望亲家母能照看一二。”

崔母满口笑着应下,把徐家母女送走,才又折回另一间,对着表兄弟二人说道:“你们两个,跟徐家错开,晚一些动身,用过午膳再回去。”二人对视一眼,连声答应。

四辆马车缓缓地行驶在官道之上,车轮滚过积雪的泥地,发出沉闷的声响。徐母一路上都阖着眼皮,赵氏亦不敢轻易说话,只偶尔将车窗推开一道小缝,让外面的清冷气息渗进马车内,在昏昏欲睡的行程中保持着清醒。

几个车夫心里都明白,月前离开京城时,主子们是閑情雅兴,今日离开蓝田,在前方等着他们的是沉重和灰暗。几人一言不发地闷头赶车,只要徐母不发话,没人敢停下手中的鞭子,是以回长安的脚程竟比来蓝田时快了许多,午后才过,徐家的马车便黑压压地走在了长安城的大街上。

“嫂嫂,好端端的,怎今日非要拉我来这茶楼?在家里喝茶不好吗?你若是有兴致,我可以陪你到后园的亭子里,四面用厚厚的围帘挡了,支上一个小火炉,管保你什麽意境都有了,你就是想穿上蓑衣雪中垂钓都使得。”卢兰芝倚着临街的窗户,看着韩氏笑道。
上一篇:放肆心动 下一篇:望卿归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