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洋槐之羽(113)
作者:君子如器 阅读记录
那时候王洋的父母和同村的其他夫妻一样,在地里忙完活,就去距村五里地左右的大窑厂上班。
他们戴上手套,卸土砖胚,夫妻俩一组,拉着砖窑厂特制的加宽加长的木板车,到窑洞成型的土砖胚处装上满满一车,两人再合力拉到窑厂另一边空阔的地上,然后在地上铺一层粗糙的草席,再把土砖胚插着花,整齐有序的码在草席上,就这样一边卸一边码着,当时人们都叫这个为码花架。
这就是把成型的土砖胚,一块一块的错开垒起来,远远看去,错开的一个个缝隙就像是一朵朵花,所以才叫码花架。
码花架是为了让土砖胚个个都能接触到风和太阳,这样土砖胚才会干的更快。
让土砖胚经风吹日晒几日后,然后就可以拉去火窑洞里烧制成红砖了。
装运土砖胚是个非常消耗体力的活,而且挣的钱也不多。
但对于当时的生活条件来说,他们家在村里过的也还算是可以。
吃喝用之后还能剩下一小部分,后来村里人都听说外出打工能挣好多钱,村里的男劳力大部分都出去挣钱去了。
王洋的父亲自然也出去打工了,毕竟砖窑上挣的钱确实不多,还非常辛苦。
到外地,出同样的力气,挣的钱却比窑厂多的多。
村里出去的劳动力们,一年可以回家两次,每到小麦和玉米熟了的时候,他们就回家来帮忙。
有时半个月,有时大半个月,等家里的农活都忙完后就又匆匆的走了。
他们除了过年时能在家待上一个月左右,还有农忙时节的短暂停留外,其他时间全部都在遥远的外地打工。
三年之后,王洋家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有了些积蓄,他的父母买了一辆农用三轮车,收庄稼的时候,再也不用全家人拉着木板车使劲的推着拉着了。
当时农用三轮车在村里也算是个罕见的物件,他们家是村里第三个买的人家。
王洋的父母不知从哪个亲戚口中得知,去市里卖粮食,价格要比当地集市能高出一倍多。
于是他们夫妻俩就装上家里囤的二十多袋玉米去城里卖去了,这一去果然就如那个亲戚所说,每斤玉米可以多卖一倍还多点。
王洋的父亲想着不出去打工了,在家做这个生意挺好的,看他的那个亲戚干这个都赚发了,人家又翻盖了一座新瓦房。
婆媳俩也觉得这样很好,离家近些,能赚钱,也不用出太多苦力,还能捎带着干干地里的农活。
他们夫妻俩第二次去的时候是新玉米刚晾干没几天,就有几个消息灵通的村民来他们家询问城里玉米地的价格。
他们说只要每斤能比当地收购粮食的多给一毛两毛的,他们就把自家一部分粮食交到王洋父母的手里去卖。
这一次夫妻俩装了大半车的玉米进城,回来后给村民们每斤多出一毛五的价格,就这样越来越多的村民闻讯赶来。
这一次次的满满一大车的玉米被他们夫妻拉去,回来后每斤依然是高出一毛五的价格给村民们。
后来,那天雾气很大,王洋的父母答应好城里的买家在那一天送粮食。
他们夫妻俩大清早的从村北头挨家挨户的开始收玉米。
村里人都知道他家给的价格高,所以都愿意让他家收去,然后卖更高的价钱。
有好多村民,甚至在前一天晚上都已经预约好了,王洋的父母就这样一家三十斤,五十斤,八十斤,一百斤的收着。
有些村民已卖给了当地收购站了一部分,所以这次能给他们卖的不多。
有的村民没来的及去集上卖玉米,他们就能多收几袋。
还有的这一季的玉米除了留下自家吃的,其余的全部都搬到了王洋家的三轮车上。
就这样,几十斤,几百斤,王洋的母亲手持账本,一家一户称完玉米后,她都把姓名和斤数记录在上面。
他的父亲肩扛着一袋袋玉米装车,在这条街收了二十多户,前面那条街收了十几户,后面那条街收了不到十户,三轮车就已经装不下了。
王洋的父亲开着满载玉米的三轮车,他的母亲坐在高高堆起的玉米车上,路过家门口时,匆匆吃了顿早饭,然后就走了。
王洋的父母每次出发前,总会拿另一个记账本抄录下这次收购玉米的人家和斤数。方便回来核对,也方便自己对账。
只是没想到在悄然散去的雾中,王洋的父母就再也没有回来。
高速路上的大雾中,一辆载满玉米的农用三轮车,被一辆运货的大卡车撞翻在路旁的深深的土沟里,大货车司机开着车慌忙逃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