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不渡雨(64)
作者:杯一安 阅读记录
“不过,不是被过继给了舒绣奶奶,而是过继给了生父侄儿,那一家子以前在乡里开个弹棉花的铺子,程阿姨的养母是外地人,养父以前在外地打工认识的,结婚了带回来的。”
这样的故事,裴溪是第一次听。
倒觉得很稀奇,她没吃过什麽苦,爷爷奶奶都出自书香门第。
如果不来,她大概是没有机会亲耳听到这些真实存在的故事。
“那她怎麽又会过继给舒绣奶奶?”
周屿淮也在听,一边注意着脚下的石子,轻握住裴溪的手肘以防她摔倒,又到平坦地再放开。
裴溪心里七上八下的,像是有一群小虫蚁撕咬着心口,浑身痒酥酥的,被小亮一看,又恢複警觉,不漏半点声色。
“后来,听说程院长养母在外打牌,认识了隔壁村的一个光棍,那会儿因为征地,光棍手里有点钱,养父本来身上带着点残疾,十里八乡话就传的不好听了,有次喝多了,她的养母就被养父一瓶子敲死了,那会儿,程院长才上小学。”
下面的事情,裴溪已经猜到了。
周屿淮和裴溪t轻巧地对视一眼,随后慢慢道:“所以后来,程院长到了孤儿院,被舒绣阿姨收养了?”
“是。”小亮指向前方,“到了,就是这儿。”
福利院的大门招牌新换的,铁栏杆上沾了泥土,门口有个孩子拿着小刷子一点点的刷着泥尘。
小亮一招手:“云云,怎麽没上课?”
叫云云的孩子这时站起身,眸子放亮了些:“亮哥,今天周末。”
“程院长呢?”
“院长在里边扫地呢。”
云云见着陌生人,目光腼腆,有丝丝躲闪,不适应这样的陌生面孔。
小镇上一共两所学校,小学和中学分开。
福利院现在的孩子少了,起先这所福利院是为了以前地震的遗孤所建立的,有的被领养走了,有的産生了心理疾病留在了这里长大后也就锁在这座小镇做事。
后来,再接到的孩子,大多数都是有罕见病的。
这也让福利院的压力越来越大,云云就是其中一个,有罕见病,再过段时间要转移到市里的福利院,为了方便医治。
程诗院长留着一头短发,身上是简单的棉麻料长袖,套了一件修身的小西装在外边,无名指上有一枚银戒。
因为周屿淮提前打过的原因,她一眼就认出了两位。
裴溪是第一次到福利院,小地方的福利院其实更糟糕,有的孩子如果没有福利院接手,便会一直留在这个地方,医疗水平达不到,对于孩子来讲病情会延误。
“现在修了环城路,来去方便,我们这儿旅游发展渐渐走上坡路,会有很多游客逛到福利院来参观,给这些孩子也提供了更多机会。”
程院长的原话总是透着些心酸感。
在电视上或者是网络上看到的福利院,和实地参观感觉是不一样。
笑容是真的笑容,但悲悯感也是真的会産生,且更为浓烈。
程院长对周屿淮说:“我的母亲生前说,那一年她留在这里,同为下乡的知青也劝告过,其中包括刘教授和赵教授,如果不是一场地震,她还是会选择留在这里,她的贡献不仅限于这所福利院,她总是说,福利院不是她撑起来的,是慈善机构,是所有的社会人士,还有两位教授。”
经历过的人,才会懂。
周屿淮把小匣子交给程院长:“这是老师让我带过来的。”
程院长看一眼,笑了笑,然后打开盒子看了一眼,像是对里边物品的意料之内:“是这一枚奖章,当年地震时,抗原赈灾政府颁发的,刘教授的奖章和母亲的拿反了,两个人也就互换作为留念。”
到了二楼,在一处门前停下。
程院长扣上盒子,将门打开,周屿淮和裴溪在后面相继进屋。
这间屋子,是舒绣奶奶生前住过的,墙上挂着老人的照片,满头银发笑容浅淡,定神的目光里坚韧不拔,和这生平的故事尤为搭配。
而在那照片下,摆放着一只白釉瓷瓶,没有干花装饰,就静静地立在那边,那是刘老太太送的新婚礼。
周屿淮把椅子让给裴溪坐,自己坐到了小凳上。
程院长试了试茶壶水温,拿出干净的纸杯:“母亲的留下的奖章在抽屉里,这次你回去,也将东西带给刘教授。”
“另外,最近下雨,山路走不了,要去祭拜得等上几天。”
程院长将水放小桌上。
“嗯好。”周屿淮既然来,便已经腾出了时间。
小桌上有放着新婚合照,能看得出来,舒绣奶奶的丈夫也是个温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