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人之下]下山(1)

作者:小柴胡和姜半夏 阅读记录
[一人之下]下山

小柴胡和姜半夏

田晋中上山时,他刚知事。

那年春季,雨水格外稀少,龙虎山脚下丰盈的水田近乎干涸,天师府一个姓田的老道士担忧家中田地遭殃,请假回乡探亲。

老道士历尽千辛万苦,回到家乡,只见满目疮痍,乡民四散横尸,男女老幼,了无声息。

年迈的田道士不可置信,伏地痛哭,他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在村里寻找活口,里里外外寻了好几遍,也只在村西头的井里找到一个孩子。

那幼童不过三四岁,一双铜铃般的大眼擡头望向井口,像极了民国时的袁大头。

井口,胸脯衣衫散开的年轻妇人脸色发青,眼睛瞪得老大,身下的血染红了粗麻布裤子。

生逢乱世,人命贱如草芥。老道士埋葬了乡亲,带着村中唯一存活的晚辈回到龙虎山上。

田道士是山西晋中人,村中大多数乡民以田为姓,回程途中,他思及今后这孩子父母双亡,亲故不在,却不能忘记自己的根,便为其取名田晋中。



打四岁上龙虎山起,田晋中就是道士。

他在天师府中负责采购,时常下山,与山下小镇上的商店伙计,街上小贩极其熟悉。

小镇依山傍水,河岸边一条大街横贯东西,东街有个寡妇开豆花店,童叟无欺,老少皆爱。她家的甜豆花甘而不腻,入口即化,是镇上的招牌。

田晋中下山时,时常用自己为数不多的钱,买一碗寡妇家的鹹豆花。

他口味独特,吃不惯当地人爱吃的甜豆花,寡妇为留住常客,特意跟来往的客商学习做北方鹹豆花的卤,仅供田晋中一人食用。

寡妇夫家姓王,丧夫后人称王寡妇。王寡妇的小女儿活泼可爱,不过七八岁的年纪,就在店里忙前忙后。

田晋中下山采购,离着豆花店隔着四五个店铺,小王姑娘在店门口遥遥招手:“道长道长,你的鹹豆花準备好了!”

有时田晋中没打算喝豆花,小姑娘一招手,不去也得去了。

仔细算下来,他为数不多的钱财,都花在寡妇家的鹹豆花上了。

小王姑娘好奇发问:“道长,你为什麽爱喝鹹豆花?”

田晋中脾气豪爽,温和地为她解答:“我家原在北方,来到天师府时已经记事,所以这些年口味没变,不习惯咱们龙虎山的口味。”

小姑娘又问了:“道长,你怎麽到龙虎山做道长?你家乡没有做道长的地方吗?”

田晋中继续解释:“我本家爷爷在这里做道士,所以我也到这里做道士。天地广阔,对于修道之人,哪里都是修身之地,不在乎北方南方。”

小王姑娘恍然大悟:“原来是有人,我舅舅家在镇东,所以我娘也在镇东开店,以前我和我娘也在西街开店,可是西街几个铺子的人不好惹,我们一开张就砸东西。”浑然忘记田晋中的后半段话才是重点。

田晋中被本家爷爷带到龙虎山后,再没回过家乡。

他曾经想以挂单老家道观的形式回乡,本家爷爷田老道士知道了极力阻止:“都过去这麽多年了,还回去做什麽?”

当年一场匪患,田家村只活了一个晋中。当今局势混乱,外面军阀混战,龙虎山地形闭塞,远离战火,田老道士经过亲人皆亡,心性大伤,带着晋中回到山上后,便不再下山,也不让田晋中离开龙虎山。

田晋中亲故几乎死在那场匪患,只有田老道士一个亲人在。虽说道观里会给老道士养老送终,却不及有亲人在。

他每日的生活,围绕龙虎山天师府,做早课,晚课,劈柴、烧火、采买物资,日日为田老道士擦身换衣,日子平稳安宁。

山中岁月漫长,夏日里日头长一些,夜晚短暂,听着窗外蝉叫烦不胜烦;冬日里白昼苦短,夜晚漫长,与师兄弟窝在床上聊天说话。

閑暇之余,和师兄弟们练功、聊天、偷懒,还有八卦。

虽是道观,出家人集聚之地,但道士们也是普通人,偶尔会说起某些人的秘密,交流之间,总会以传播者耳提面命“千万不要说出去”结束。

总有人,藏不住所有知道的秘密。

田晋中师兄弟里,最藏不住话的就是张之维。

张之维,湖北人,自小练习天师府内功,新一代师兄弟中,他的能力公认最强,早早被师父赐姓。

这天师府能力最强者,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嘴巴。谁告诉他一点什麽事,不出半天,天师府上下全都知道了。

有一次,府中张道明师兄和老婆吵架,被甩了两耳光,上午出门时见人就有人问起这件事,都说是张之维说的,气得张师兄就要打他。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