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绑定昏君抽卡系统后我成明君了[基建](232)

作者:西门乱玉 阅读记录


造出来绣春刀当然有实际用处,晏玄钰到底是从电视上看来的,注重的更多的是观赏方面,经过伍老的改良,此刀确实好用。

大周人人对锦衣卫并不陌生,锦衣卫直属于皇帝统领,可如今大周官员体系完善,各城也稳定发展中,晏玄钰就不是时时刻刻都有事需要他们做了,所以现在的锦衣卫除了巡查职责,就是被分散到各处。

官府也不止一遍地告诉大周百姓,如果遇到危险可向巡查的锦衣卫求助。所以锦衣卫可谓是上能救人下能救猫狗。

大周百姓也习惯了街道上偶尔出现的黑色劲装锦衣卫们,可今天一见,所有远远围观着的百姓都有种陌生之感!

自从京城阅兵的消息在大周各处散播,不少人都纷纷赶往京城不想错过此事,阅兵嘛,当然也得让百姓看看,所以京兆尹紧急带人搞出一个巨大的地方专门供除了官员和使臣以外的人有地方观看,当然是不许吵闹的,旁边可都有官兵一直看着呢,就是防止有人在这时候闹事。

也没人在这个时候吵闹,自从礼炮轰声后,所有人就都屏住了呼吸,眼睛紧紧地看向阅兵场地,场地离他们有一段距离,但也是能看见一二。

不仅远远围观的百姓们屏住呼吸,就连高台上的使臣们也是如此。

锦衣卫走过时如同黑压压的乌云一般带给他们一阵强烈的压迫感。

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

在锦衣卫走过后,后面的两个方阵就是由袁康训练的兵卒,现在已经没有“袁家军”这一说法了,边境的不少将军都被袁康在晏玄钰的授意下特训过,这些将军手下的兵卒也是如此,而原本的袁家军中也融入了很多兵卒,相比于之前,将士们真的团结了起来。

和锦衣卫们的静步不同,兵卒们整齐的脚步声咚咚地像震在人心上,他们不仅脚步声一致,就连动作幅度都相仿,远远看过去精气神十足,而他们身上又同时有一种经过拼杀形成的血性。

兵卒是人数最多的方阵,后面就是城郊大营的人,他们动作当然不像前面兵卒那样整齐,但是重点不是他们,而是他们手里的武器,光是刀就是数种样式,有些使臣们甚至不知道那是什么,最特殊的是一种两人合抬的弩箭。

晏玄钰当然不会把现在刚做出来的武器拿出来,自从改良弩做出来之后这弩箭已经被城郊大营淘汰了,体积大,不太灵活。

银光闪烁的刀剑一出来,就令人心底生寒,不敢想象,如果大周的将士拿这样的武器,他们可有一战之力?

和旁人不同,乌夷清选择了和晏玄钰合作,那么这样的大周兵卒,这些武器就不会用到南国,可当乌夷清看到最后一个方阵时,她愣住了。

不仅是她,众人都沉默了。

只见最后一个队伍里全是老兵残兵,但是他们依然努力让步调整齐。

残兵们身上穿的衣服都是新的,他们的脸色红润,精神极好,可见他们是真的受到了良好的照顾。

大周阅兵,本可以单纯地向他人展现大周兵力是如何强盛,可最后的队伍里却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之中甚至有人是互相搀扶着向前走的。

他们所受的伤成了他们曾经为大周拼杀过的象征,所以大周人不应忘记。

今日的大周阅兵不仅给使臣们极大的震撼,大周人也同样,那些有幸在京城看到阅兵的大周人,用眼睛记住了这恢弘的场面。

看完阅兵的各个使臣团心思各异,巴结着有之,忌惮者有之。

如果说来大周之前戎狄部落的使臣们还心存侥幸,那么看过这场阅兵后才真的心底生寒。

第106章 南国归顺

不用乌夷清多说,自有去大周的使臣团和南国国君将这一路的见闻细细说来,其中被重点提到的就是乌夷清如何受大周皇帝青眼。

乌夷清不仅回来了,还带来了大周一些稀罕玩意,比如她带回来的许多匣玻璃珠,在南国贵族之间到了千金难求的程度,金银珠宝众人都见惯了,这莹润透亮内有乾坤的宝物却是众人不曾见过的。

乌夷清自然是笼络了一番贵族们。

乌夷清虽然没像南国国君想的那般被晏玄钰留在大周,但是眼下的情况明显更有利于南国,让乌夷清带回来如此之多的赏赐就是最好的证明。

南国国君在乌夷清去大周前有多横眉冷对,现在对自己这个女儿就有多热情,不但时常带在身边,就连乌夷清的母后——王后那边都得到了赏赐以作安抚。

如果说从前乌夷清对父王还有些感情在,可是现在听他说自己是多么无奈,为了保住南国才不得不舍下他最宠爱的公主,乌夷清心里只有冷意。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