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绑定昏君抽卡系统后我成明君了[基建](184)

作者:西门乱玉 阅读记录
飞沙漫天,空气干燥。

晏玄钰曾让袁康带领其余将士兵卒在城外种树缓解风沙,但是这些树木长成也需要时间。

听闻圣驾到了大周边境,黄沙城以及周围城池的百姓们都从刚开始的不可置信到狂喜。

毕竟就算往上数他们的几代人,谁能离皇上这么近啊!

于是所有百姓空前激动了——不仅百姓,几个城池的官员也激动了!

这种激动里,天生对皇权的地位反而放到了次要地位,他们如今满心满眼,都是对当今皇帝的感激。

百姓所求不多,唯有能活下去,再奢求一些,就是过得好。

可是对于百姓来说,大周最繁华的地方都不能做到人人吃饱穿暖,更别说远隔京城的大周边境城池了。

贫瘠,环境恶劣,食不果腹,似乎就能概括这里的一切了。

不仅如此,就在不久之前的几年里,边境百姓还时常经受突厥等部族的骚扰抢掠。

百姓们虽然懵懂,却也知道现在相对较好的日子是谁带给他们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人管他们的死活的。

现在不仅各种政策支持他们垦荒,驻扎的军营里也和他们有了联系,现在不少人家里都养着军营的马匹哩!

不仅有马匹,还有羊,这些羊都是从官府的人发下来的,这些羊羔都金贵的很,在他们眼里比他们的命加起来都贵,可是官府的人给他们来养是不要钱的,他们甚至能自己留下一些羊毛,虽然不多,但可用可卖,都是收入。

剩余剪下来的羊毛有官府的人教妇人们制成衣服——先搓成毛线,再用两根签子变戏法一样将毛线织在一起。

官府每隔七天会用浆糊张贴一些写着大字的纸张,有时会有识字的人念上几遍。

路过的百姓们便津津有味地停下听,七天里每日都会念同样的大字报,但是百姓们就愿意停下来听。

所以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现在的这些改变是谁给他们的。

这样以后,皇帝的到来才让所有人打心底里激动与欢喜。

...

现在平民多用暗色,因为便宜易得,带其他颜色的布他们买不起也用不起。

可是当御驾入城时,晏玄钰看到的就是家家户户门口都贴着或粗或细,或大或小,甚至有些很粗糙的红布。

哪怕只有细细如丝带的一条,也被人仔仔细细地系好。

一阵风过,红布迎风而动,仿佛在表示当地人如何欢欣。

...

“臣等,参见陛下!”将军府中,一众武官对晏玄钰单膝行礼。

下一秒就被晏玄钰全都叫了起来。

上一次见袁康还是在京城,晏玄钰细细看过去,发现袁康黑了不少,更壮了些。

说起来有些魔幻,底下的武官竟都是第一次见晏玄钰。

一来大周曾经重文轻武,地方武官面圣机会本就不多,二来近年来事多,曾经假装昏庸时也只召了袁康一个“出头鸟”进京面圣。

晏玄钰看袁康的短短时间,其他人也在悄悄看这位陛下。

场面没安静太久,晏玄钰坐在上方道:“今日进城时发现家家户户都挂着红布,可是你们安排的?”

袁康一愣,随即笑道:“陛下这可就误会臣等了,这里有个风俗,只有每逢大节日时家家户户才会挂上红布。”

“百姓们是想表达对陛下的感激与恭敬,只是又不知道该用何方法。”

他停了一下,问道:“陛下,臣去告知官府,派人让他们都撤下来?”

“不必。”晏玄钰想也不想回答。

他刚开始以为是当地官员为了迎接御驾而特地要求百姓们这样做的,知道是百姓自发的,心里不触动是不可能的。

他们生活在大周边缘,什么都不懂,笨拙地想表示感激。

...

对于现在来说,他们从京城来到黄沙城,可以说是一场跨越很大的“旅行”了。

就算现在想想,那些随行的官员都有些不可置信,感觉像做梦一样。

晏玄钰心想他懂这种感觉,类比一下不就是行动力超强的朋友带着你说走就走去一个很远的地方旅行嘛。

人都到了心还没反应过来呢。

主要是在这个大背景下,皇帝一般不会离开京城,就算离开京城也不会走太远,更别说一口气跑到大周边城了。

晏玄钰之所以放心走,也是因为他已经潜移默化将各个权力分发下去,官员各司其职互相监督。形成了一种高效关系。

这样之后只要留下几位重臣监国,就能让各项事务一直进行下去。

且说随行的一群官员的到来,让袁康手底下几个武官刚开始都挺小心,毕竟大周重文轻武风气已久,他们已经习惯了文官对他们鼻孔朝天看不上的样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