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绑定昏君抽卡系统后我成明君了[基建](131)

作者:西门乱玉 阅读记录


李芷薇“是”了一声,“所以我想,既然有面向整个大周的报纸,我和沁瑶可不可以也做一种报纸,上面的内容可以关于首饰、华衣,亦或者.....”

晏玄钰听着听着,觉得还挺可行,这不就是女报嘛!

他想得更为深远一些,这份女报要发,并且还要一直存在,现在大周要做的事很多,暂且腾不出手来,但日后安定富足后必然要面对一个问题,就是男女问题。大周对女性的束缚并没有严苛到他前世历史中最后一个朝代那样,但是对于女子的种种限制在某些方面也令人发指。

所以要办一份女报,但是在现阶段要想先办起来,就要借助那些上层夫人们的力量,先有她们的关注并追捧这份报为一种潮流,一种风尚,到后面才能有更大的号召力!

这么一想,他就答应了李芷薇试一试的请求,王沁瑶还要留在宫中,那么女报实际上的开办者就是她了,李芷薇可以担任主笔的职位。

晏玄钰也不知道王沁瑶和李芷薇会做出怎么样的效果,如果可行,可以先发几期看一看效果。

晏玄钰从不觉得李芷薇等人一直处于后院深宫便目光短浅远不如他这个现代人,其实古人有时候的想象力远超过现代人,很多后世流行的物品在某些朝代都可以找到原型,且他们的审美更符合这个时代。

之后的话本也可以在报纸上找一个版块进行连载。

...

随着每隔七日出一期的京城日报在京城里被越来越多人看到,有个消息也悄悄流出,据在第三期京城日报上最下面的版块说,朝廷计划以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分科取士。

第三期京城日报向天下提出一个新词——

科举。

...

大周的朝堂一直以来被世家大族所把持,平民难以跨越阶层为官,在辰朝短暂出现过以礼仪品行孝廉选拔人才,到了辰朝后期被废除,大周建立后曾以举荐后考察其品性等方式,后一直被世家大族所把持。

大周如今发展急切需要人才,但是人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何况一直以来大周的名书古籍都被贵族所收藏,平民想要识字就要去上私塾,或者有大才开坛讲学。

大周人这么多,总能选出来暂时可用的人才。

这下查抄官员府邸的好处也显现出来了——几乎每个府邸里都有不少藏书,细算下来竟然还挺全面,个别官员家里还有难得的孤本。

查抄府邸得来的书籍总共加起来竟然和皇宫藏书也相差无几了!

晏玄钰自认是“土匪”,大手一挥将书籍全部搜罗起来,开抄!

第62章 津宁书斋

樊淳泰是津宁城人,父亲是当地一小富户,家里生活还算过得去。

少时樊父便将樊淳泰送到津宁城吕家拜吕夫子为老师,樊淳泰还记得,为了让他得以入学,樊父四处求人,托人给吕夫子送束脩土仪,最后樊淳泰才得到一个拜吕夫子为师的机会。

然而樊淳泰入学后才发现,学生和学生之间也是有区别的。

吕夫子十分用心地教导津宁城太守的儿子和其他一些官家子弟,对樊淳泰以及和他差不多身份的学生则轻视至极,不但听吕夫子讲学常在角落里,夏日酷热冬日严寒,他的位置在窗下,冬日里手指僵硬连握笔都做不到。

他少时愤懑,然而随着年岁增长,他逐渐明白,像他一样得以读书的人竟然都已是少数,吕夫子悉心教导不过是因为津宁城太守的儿子日后也会成为一方官吏。

樊淳泰本以为会继续这样下去,然而一朝风云变幻,某日津宁城来了一群“不速之客”,他们穿着一样的黑色劲装,各个生得高大健硕,腰间别着长刀,轻易进了城门。

津宁城太守原本怒不可遏,带官兵前去捉拿这群人,奈何这群人武功高强,最后对方为首那人亮出手里的明黄令牌。

只朗声说了句:“奉旨而来。”

樊淳泰也混迹在人群里,他看到在津宁城里那地位最高无人敢忤逆的太守大人,竟然当众腿一软跌坐在了地上。

为首那人一挥手,他身后出来两个同伴直接将太守拿下带走。

原本又怕又想看的人群顿时四散开来,为自称锦衣卫的大人们让开一条路,谁知就在这时,一位过路的盲眼老妪本就颤颤巍巍站不稳,不知道被谁挤了一下竟然直接摔倒了路中间。

老妪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还伸出枯树一般的手在地上摸索自己的拐杖。

樊淳泰看到这一幕心顿时提了起来,生怕锦衣卫大人们直接抽出腰间长刀杀了这位老妪——官吏们一向都是如此,曾经有人推着菜车不小心冒犯了太守外甥,被对方直接让家丁打死了,那惨死的汉子家里还有妻儿,自此成了孤儿寡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