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七月不远(98)
作者:杨弯月 阅读记录
许久没见的陌生感都在这一笑里被打碎了。
玩笑过之后,刘长铭开门见山,“嘉禾啊,你给的方案我认真看了,风险还是有点大。现在搞乡村振兴这部分的产业更多的还是和农业挂钩,这也更符合大家对农村的印象和定位,你说的这又是建咖啡馆,又是建民宿小院的,投资太大。大城市里那咖啡店都接二连三的倒闭,更何况开在咱们这个小山村里头。”
宋雨墨接着道:“其实我倒觉得嘉禾的方案写得很好,有前景。咱们村子虽然位置偏了点,但景观没得说,相关的旅游资源也很完善。你看那有些地方,一个光秃秃的山,加个庙,随便请个网红拍两张好看的照片都有一群人去打卡呢,咱们村里要自然风景有自然风景,要人文景观有人文景观,就差好好宣传一下。”
赵敏敏也跟着小鸡啄米似的点点头,“嗯嗯,就是就是。刘主任你不知道,现在云南那些风光好的小村镇有多受欢迎。而且咱桃墟村位置也不算偏远,总是去开车过来也就两个小时,从北京过来四个多小时,周围能辐射的区域还挺广的。”
几个年轻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刘长铭好像成了个不懂潮流的老古董。
他无奈揉了揉眉心,“嘉禾啊,这项目说实话,村里财政肯定是拿不出钱。但如果你坚持做,我只能说尽可能支持。”
董嘉禾也笑道:“刘主任,钱的事我来想办法。而且我给你们看的是一个比较全面的规划,实际投入的话也不是一笔投完,可以慢慢来。”
几个人坐在一起,又讨论了方案的几个细节。临到快吃完饭的时候,赵敏敏接到了冯老太打过来的电话。
这电话是上次她来北京看病时,董嘉禾给买的,一部板砖似的老年机,一个手心能握下,遇到紧急情况能快速拨打亲友电话,方便得很。
冯老太刚学会打电话不久,手机里也只存了张秀兰、村里几个老头老太还有赵敏敏和董嘉禾的电话。
“那今天先这样吧,冯老太催我们过去吃饭呢。”,赵敏敏挂了电话,将桌上的资料整理起来。
“行,正好后山的桃花开了,明天叫雨墨和平安带你们去瞅瞅。”
宋雨墨积极道:“没问题。”
桃墟村的春天有在清晨鸣叫的不知名小鸟,有和缓的山间流水潺潺,董嘉禾一行人越往高处走,越像是要走进山顶的云上。
夏夏本也想跟着来,偏偏今天是个周五,她只能瘪着小嘴,背着书包上学去。
山上有国槐,油松,大叶黄杨,还有低矮的灌木,郁郁葱葱。
董嘉禾一边走,一边想象着这里规划后的模样。
她指着旁边被人踩出来的一条小道,“这里完全可以修一条栈道,走在这里像是漫步在森林里,夏天来清爽宜人。冬天气温低的时候,还能看雪。”
郑平安点点头,“没错,这里再往前走,就快到桃林了。不过最近气温没上来,桃花还没完全开。”
他之前给董嘉禾传过他去年拍摄的桃林图片,受自然雨露恩泽的花树开得不必人工种植的差。
几个人穿过树林,面前是一片相对平坦开阔的平地。这里显然没什么人照管,桃花还没开出多少,地上的杂草倒是迎着一点春露疯长。
半开的桃花看上去还有点荒凉。
董嘉禾一行人绕其一周,甚至还拿着标尺测量了一个大概的空地面积和桃树数量。赵敏敏拿着相机在旁边“咔擦咔擦”不断。
看完桃林,几个人又沿着小路继续上山,沿着山间林泉,足足走到山顶。北方多巍峨大山,这座后山虽没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但海拔却着实不低。
她们清晨太阳刚升起的时候便出发,下山的时候,却已近黄昏了。
几个人都从上山时的神采奕奕,变得像霜打的茄子一般。
“天啊,终于下来了。”,赵敏敏趴在山脚下的木凳子上,好在这里还有个木凳子,不然她肯定会选择瘫坐在垃圾桶上。
董嘉禾俏皮一笑,“今天辛苦了,不过来过一次这边的情况我都了解了,也好回去编故事拉投资了。”
赵敏敏垂头,有气无力地点点头,头一次佩服起来自己这位领导的精力旺盛,明明都是人,她已经累瘫了,她却还有力气去想投资的事儿。
宋雨墨和郑平安回村委会,她和董嘉禾今晚还要在冯老太家住一晚,明天一早回北京。
不过让她感到庆幸的是,她和董嘉禾是骑着冯老太家的旧电动车来的。
赵敏敏仿佛肌无力似地跨上了后座,“禾姐,今天靠你了。”
董嘉禾无奈地摊了摊手,“我不会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