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良娣心有白月光(4)

作者:红衣十二 阅读记录

赵筝第一次见到太子就是在校场上。

赵时是太子的武学师傅,教授太子骑射和行军布阵。赵筝六岁时,赵时将她女扮男装带到校场,然后指着在学习射箭的太子问道:“阿筝,你看好不好玩?”

十一岁的赵筝看到十六岁的太子轻轻松松的拉弓,回射,离弦的箭带着强劲的风直奔靶心,正中红心。再看太子,一袭白衣,目光坚毅,如话本子上的侠客,威风凛凛。

她又看到一旁的表哥宋锐费力的拉开弓箭,然后瞄准,松手,箭蹿出去了,却连靶子都没挨到,旁边的人轰然大笑,赵筝也觉得好笑,于是她也跟着笑起来。

宋锐看着手中的弓箭“嘁”的一声,也笑了。

“好玩!”她拍着手道。

赵时心花怒放:“那阿筝也学,好不好?”

“好。”

说着,她就跑过去一把抢走太子手中的弓箭,也装模作样的开弓,可惜毕竟年纪小,又没有练过,勉强将弓拉开了一点点,箭蹿还没蹿出去就掉下来了,校场又是一片轰然大笑。

赵筝早就在家跟柳氏斗智斗勇斗得脸厚异常,面不改心不跳的叉着腰冲着他们嚷道:“我年纪小,拉不开弓是正常的,你们等着,等我学会了我把你们都射成刺猬。”

宋锐在旁边拍手道:“哎,这下好了,有你给我垫底了。”

太子也淡笑着接过她手中的弓箭,然后温和的对她说:“无妨,将军的儿郎必是好儿郎,我来教你。”

那之后,赵筝就经常和他们一起训练。然而赵筝骨子里改不了不受管教的天性,又挨不得苦,时常练着练着就遛走了。

赵时虽然是父亲,但有着身为一个将领的严厉。哪怕赵筝是他的女儿,对武学一事管得甚严,从不马虎,拿她同男子一同对待,犯了错,罚;没完成任务,罚;逃跑了,还是罚。赵筝一个姑娘家,细皮嫩肉的,哪受得了这般苦,于是老是遛,又老是被赵时暴揍。

有时她是围着校场跑步,有时又是头上顶个碗罚扎马步,又有时是去林子里骑马狩猎活物……

起初宋锐经常与赵筝一同被罚,他心思飘忽不定,少爷心性,心思也不在武学一事上,一来二去的,便与赵筝成了难兄难弟。

他们又使坏,时常拉着太子犯错,致使太子受罚,于是两个不学无术的青铜便没脸没皮的头顶着碗,蹲在墙角笑话同样头顶着碗扎着马步的王者,还美名其曰:好兄弟,就该同甘共苦。

后来赵时见赵筝实在不成样子,还总是和宋锐搅和太子训练,于是就大袖一挥,对赵筝道:“滚滚滚……”

于是,赵筝结束了一年多的校场训练,而此后宋锐也不知道为什么一夜顿悟,狂练武学,习阵法,后来竟能与太子比肩,与太子去了战场镀了金,回来便做了禁军统领。赵时还一脸欣慰,后悔着没早点把赵筝给赶出去,耽误了男儿郎的大好时光,回去又把赵筝给暴揍了一顿。

赵筝实在不是习武的料子,最终也被她爹给放弃了。惹得赵夫人时常在老太爷面前长吁短叹,深怕赵筝将来嫁不到好人家。

而赵筝嫁人后,赵夫人仍旧在老太爷面前长吁短叹,则是怕赵筝离经叛道的性子会为皇家所不容,最后落得个打入冷宫孤寂终身又或者被贬为庶人凄惨一生。

故赵夫人每逢见到赵筝偷溜出宫便要狠狠说教一番,然后将她打包送回东宫,对赵筝的严厉程度甚于出嫁前。

赵筝醒来时已是日上三竿,清风一听见动静就进来了。

一边张罗着小宫女备好洗漱水,一边走至榻前,对她说:“良娣,先喝碗解酒汤吧。”

赵筝迷迷糊糊的接过解酒汤喝了一半。

她爬起来,细细的回想了一下昨晚的行为,想起了她在屋顶当着整个流光殿的人发酒疯,她双手抱着头向清风挣扎道:“清风,我昨晚好像发酒疯了啊?现在估计全东宫的人都知道了,说不定连皇后娘娘也知道了,啊……完了,我又要挨罚了。”

“良娣……”清风正待说话,却刚好太子身边的小太监双喜来了。

双喜将笔墨纸砚外加一本女戒呈上,笑道:“良娣,殿下说怕良娣昨晚忘记了,特派奴才前来备好一应物品,为良娣行个方便。殿下还说,这一个月良娣就在流光殿好好修生养性,莫要再出宫门去了,免得受宫罚。”

赵筝明白太子是真的生气了。

太子一向沉稳,待人接物一派温和却又自带威严,甚少生气,但若是太子生起气来,那就一定有人要倒霉了,因而每逢太子生气,大臣们都怵他三分,走路都绕他十米远。

但赵筝不怵,只要是跟她没沾上边的,她特地跑到太子面前叉着腰哈哈大笑,但是若太子是因她而生气,那赵筝就总有一千个法子哄他。所以惹太子生气?她赵筝没在怕的!

上一篇:双城会 下一篇:固伦纯禧公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