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繁體

朔风解意(51)

作者:尔惟盐梅 阅读记录


她坐在书桌边,准备玩一下手机,看一眼论坛热搜。

网页界面打开,她的脸色由欢喜到渐渐冷下来,翻页好几次,手上动作越来越不耐烦,最后把手机扔在一边。

韩朔还在细细地一张一张看着桌上的照片,侧目一看,发觉她神色有异,便问了一句。

她颓下来,按压心中不平之气,没好气地说:“系里有个博士,学术妲己上位,在网上被曝光出来了。”

他听懂了,怪道:“那和你有什么关系?”

“他们还配了照片,发的是我的照片!”她心情崩溃,抓起手机,打开给他看。

帖子上说某校历史系的在读博士赛璐,插足上位,靠导师赠送给她数篇核心期刊论文发表云云,接着细数赛璐入学起种种事迹,事无巨细,文字嘲讽。下面配了两张据说是赛璐本人的照片,但那照片上分明是梅宣,是她参加学术活动的时候与其他人的合照。

帖子下面有人评论说,看长相果然是做妲己的料,不枉妲己之名。

还有的说,身材不错,年轻貌美,怪不得导师被迷得不行。

“这些评论......我且当是他们夸我漂亮吧。”梅宣自嘲道。

当晚,虽然韩朔的菜做的一如既往的好,但是梅宣毫无兴致下咽,把自己喂得不饿了便罢。

说了两句话就要收拾东西回学校,说是要去把事情弄清楚。

走之前特意戴了口罩,迈着大步去了。

院领导,系主任,辅导员一字排开坐在她面前。

她刚刚倾诉了委屈和愤怒,表达了自己的诉求,那些大人们纷纷表示充分理解她的意愿,并且好言相劝,好声安慰她。

隔了一天,学校在网上发布了一则声明:本校关注到近日在网络上传播我校博士生赛某及其导师张某的相关话题。对网友反映的有关事宜,学校高度关注,已经组织调查小组予以核查,如存在学术不端或师风师德问题,学校零容忍,将予以严肃处理。

过了两天,网上相关的帖子和信息删的差不多了,热度渐渐降下来。

梅宣和同门也发现,最近都没看见赛璐,一定是躲避风头去了。

这件事对真正的当事人有什么影响呢,不见得。风头一过便不提了吧,圈外人吃了口瓜便渐渐淡忘了,圈内人更是不想互相得罪,也都装作不知道,此后心知肚明,却也不再提起。

梅宣这几天出门,仍然遭遇到不明路人的指指点点和窃窃私语,不禁感叹他们对照片和长相的记忆力太好。即使被澄清,那些言论的影响力仍有余波。

虽然事情风头过去,但若有心,在网上还是能找到些蛛丝马迹,她的照片在网络的某些角落里还保留着,依然有些看客在议论着,发布着言论。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嘛,只看想不想把记忆翻出来,发挥一番互联网考古学,总会有收获。

作为被误伤的局外人,梅宣心想,明明自己什么都没做,偏偏也要心虚地躲躲藏藏,躲避他人的目光。

这几天她住在宿舍,只和韩朔手机联系,也胡思乱想了不少。

她随口问问张毓和王歆以后的打算,张毓倾向于先去考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所的岗位,王歆不想打工,准备试试申请CSC,申不上国外的就不读了。

她也得郑重筹划一下出路了。

一年后,某校历史系硕士毕业论文预答辩。

梅宣穿着正装,刚刚阐述完毕,请各位老师指正。

下面坐着的评委里,起首的是白发老太太,正是方华。薛涛也在列。

梅宣看着评委的脸色,其他人倒好,果然就是薛涛眉头紧锁,脸色不耐烦。

方华资历最老,各位教授表示客气尊重,先让她评。

方华说了一通常规的评论,最后特意加了句:“视角的创新性很强,虽然支撑性的证据不那么充足,但是探索出了可以说一种新颖的范式......话说回来,我们不就该鼓励年轻人创造些新东西吗。”

此话一出,薛涛的表情明显变了,一改不满的神色,烦躁的脸被迫缓和了些。他向来讨厌研究生搞些另辟蹊径,不尊传统的刻奇东西。但是既然德高望重的前辈这么说,他不好抹方华的面子,轮到他的时候,他展开眉头,只是稍微指出了些瑕疵,没有像预想那样大肆抨击。

答辩会结束后,梅宣提着包跟着出门,却发现方华已经在楼梯拐角等着她。

她于是赶紧对方华表示感激,感谢她立场上的支持以及手下留情。

“别误会,我不是为了某个人而帮你。而是因为我确实是欣赏你的课题。”方华笑道。

梅宣知道她说的某个人是韩朔。
上一篇:上岸游戏 下一篇:天黑请换人查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