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台街(24)
“对了,郑大哥,”苏玖突然从地上弹起,“你上次回灵溪的时候,小舒说她很想来长安是吗?”
郑素转动着眼珠,回想了一会儿,方道:“是啊,她一直都很想念您和柳姑娘。七爷,您问这个做什么?”
苏玖浅浅一笑:“她若是想来,进了腊月,便将她接来吧。大家一起过个年,也算是添些温暖了。”
“嗯,行啊。”郑素心不在焉地应着,琢磨着苏玖问话的用意。他突然一惊,猛地回过头来,有些愕然地瞪着苏玖,“七爷,您不会要……”
苏玖没有回答,只是微微向上抬眼,坚定地望着他惊讶与不解的双眼。郑素不再说话了,执着烛灯退了出去。苏玖chuī熄了身旁的烛火,独自一人静静地倚靠在无边的黑暗之中。
远方的天际划下了一道新的泪痕。苏玖在暗处看得清楚。他悄悄盘算着已经走过的路和即将迈出的步子,手指不住地在竹几上画着圆。不知怎地,他竟开始算起了自己的年岁。那道泪痕,当不是为自己而留的吧?
第十三章 新年
“着火啦!快!救火啊!”纷乱的嘈杂声充斥着原本平静的街道。已是年关,烟火pào竹的销路不错,虽然京郊的布防已比寻常时节严密了许多,但是京郊毕竟地近山林,火势一旦顺风而起,一时也难以控制。
出事的是京郊一座破败的茅屋。这座茅屋似乎刚建起不久,门前的荒草还没有除尽。茅屋里的人是谁,街坊们谁也说不出来。只知道大概原先是个达官贵人,后来做官做倦了,便携妻带女地住到了这里。现在茅屋里有没有人,也没有人清楚。
一袭玉色衣衫怔怔地站在远处,望着那里的火焰忽明忽暗。火舌跳动,仿佛正烧蚀着他的心灵。他咬了咬牙,疾步绕开人群,向茅屋后门的方向冲去。火焰在他的身旁稍作低垂,瞬间又遮蔽了道路。
“七爷,七爷!快回来!”一个略微年长的男子喘着粗气,慌忙从后方追来,却没能阻止那个玉色衣衫。他焦急地在原地跺着脚,虔诚地祈祷着火场中的男子平安。
大火似乎是从外围烧起来的,内室的火并不大。玉色衣衫的男子似乎很是了解茅屋的结构,直奔主卧而去。奇怪的是,那里并没有成年的人,只有一个不到三岁的孩子,在炽热的木榻边不住地啼哭。男子的面上划过一丝浅淡的笑意,随即便向那孩子伸出了手:
“别怕,跟我来。”
那孩子看到他,竟停止了哭泣,也伸出了小手。
男子一笑,便抱起那孩子向来路奔去。
一根带着火星的横梁在空中左右摇动着。那男子经过它下方的一瞬,它直挺挺地躺倒下来。男子本能地抬起手臂,护住怀中的孩子。烈火烧灼的气味顿时萦绕在横梁周围。那男子痛苦地皱紧了眉头。求生的本能却让他忘记了疼痛,怀抱那个孩子,穿过重重火焰,回到了清凉的世间。
那个年长的男子忙迎了上来,接过他手中仍处于惊惶中的孩子,细细端详着她的小脸:“这就是白大人的女儿?”
玉色衣衫的男子点了点头,无力地答道:“是……”
年长的男子察觉到有些不对,慌忙扫视了眼前的年轻人,这才发现他鲜血淋漓的右臂。
“这是怎么了?快跟我回去看看!”
玉色衣衫的男子喉间轻哼了一声,表示同意,便由着边上拥过来的人扶进了车里。侍从掀开车帘,那男子又转头看了看那人臂中抱着的孩子。许是刚刚发生的一切让她难以承受,那孩子这时,已然沉沉睡去。他安心地笑了笑,不太自如地坐进了车子。
“曼罗,出来吧,看看谁来了。”大年夜的灯火照耀着整个长安城。苏玖罕见地换上了不那么素雅的衣服,执着扇子站在门口,向苑内高声呼着。
“来了!”苑内清越的女声响起。柳曼罗一袭淡紫高腰襦裙,从后院翩翩而至。眼神扫过苏苑大门,现出几分惊喜,“小舒!”
门外,一个正值豆蔻年华的少女微抿着樱唇,轻巧地向柳曼罗行着礼:“玉茹姐姐!”行礼毕,她便一头扑进了柳曼罗的怀里,像只调皮的小猫。她大红小袄领口的白狐毛在柳曼罗的颈间不断地摩挲着,柳曼罗不禁笑出了声:
“多大了,还不懂规矩。”
少女离开她的怀抱,咯咯地笑个不住。又退后几步,一本正经地理了理裙衫,正色行礼道:“小舒给玉茹姐姐拜年了。”
柳曼罗掩唇笑道:“说你不懂规矩,一下子又这么规矩起来,不是存心打我的脸嘛!”
小舒笑盈盈地缠了上来,笑容与她身前的女子极为相似:“玉茹姐姐,你想不想小舒啊,小舒好想好想你啊。每次郑伯回灵溪,都会告诉我你们在长安的事情,小舒想来长安很久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