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斗不如盘大佬(253)
容妃知道不能强留天子,但又害怕暮春和先头的孟妈妈一样,被暗中的黑手杀人灭口,又斗胆相请。
“皇上容禀,臣妾还有一事相求。”
皇帝脸上略带出无奈:“如非大事,等我处理了正事再说。”
“臣妾忧心这人证暮春的安危,还请皇上派了人手保护,确保她在下次面圣前安全无虞。”
皇帝嘴角带出不易察觉地讥诮。
“那就将此人安置在你宫中,我即刻派了大内侍卫听你调配。”
容妃达到目的,低头谢恩。
姝菡冷眼看着容妃的嚣张、皇帝的冷漠。
她且退且沉思,这件事,到底该如何了结?
002
回到永寿宫,姝菡越想越觉得事情的发展脱离了她的预期。
皇帝对容妃的态度,可谓纵容,说传唤证人就传唤证人;说派人就派人,似乎已经将心偏到了那一处。
但是怪就怪在,欺君罔上这么大的罪责,皇帝似乎一点没有问罪的意思,且他对自己,似乎也没有半点迁怒。
姝菡一时犹豫,却在回宫后不久等来了意外来客。
“邓公公这个时候过来,是皇上的意思?”
“是,奴才只替万岁爷带两个字给您。”
姝菡闻言,果然见他从衣袖里抻出来一截绢布帕子。
待她接过展开,上头用朱批写着“安心”,似是皇帝批折子时随手写下的。
“皇上可还有什么话?”
“万岁爷说了,让您把这帕子和从前那十几条收在一处,别弄丢了。”
姝菡本以为是什么要紧的话,被提起她初入安亲王府时那起子乌龙事,难得面上一红。
邓公公是知道旧事的人,当初那第一条帕子,还是从他手里给出去,给姝菡裹伤口用的。
不过他最有眼色,当然不会当面揭短,只心照不宣退下,回去复命,还得特意强调一句:贵妃娘娘脸红了。
姝菡手里捏着帕子,冷静下来细想皇帝的用意,怎么也参不透。
皇帝让她安心,那就是说,这件事是不会威胁到她的。
那是代表皇帝充分相信她的身份?
还是说,皇帝已经知道了真相,而并不打算真的追究?
无论是哪一种,都对她有百利而无一害。
可是她这心里,又说不出的酸涩和茫然。
皇帝若是早知她是费佳氏,那会是什么时候的事呢?显然不会是在回京这半日的功夫调查得知。
那过往,她在他眼皮底下和白氏,包括白家人的恩怨,他又作何想法?
不能继续深想,姝菡按捺住想去养心殿当面问清皇帝心思的想法,告诉自己,这个时候,不宜单独去见皇帝,以免打乱皇帝的计划。
归根结底,她是有一些怯意的,因为皇帝的刻意包庇,以及,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怅然情绪:皇帝若真的早知实情,岂不是,在过去某段时间里,他看着自己做困兽之斗,而他只是作壁上观的渔翁,只等余利……
如此煎熬了一夜,终究到了第二日。
容妃怕夜长梦多,一早甚至搬动了太后,直接请皇帝去往慈宁宫,欲逼皇帝当场处置姝菡。
姝菡装扮得宜,在辰时三刻抵达慈宁宫。
该来的人都来了,而其余宫妃,因来请安后刻意被太后留下,此刻也都齐聚一堂。
在一众富贵已极的富贵人中间,一身民人打扮的暮春就显得尤其惹眼。
待姝菡进门,以太后为首,所以人的目光于一瞬齐齐聚集在姝菡一人之身。
纵姝菡得了皇帝的安心手书,此刻也感到后背发凉。
“既人来了,那就莫再耽搁了。”
太后在上,都不给诸人厮见的机会,就急急下令。
姝菡微微一笑。
“臣妾谨遵太后懿旨。”
第129章 【取证】
“暮春, 如今当着太后娘娘和皇上的面,你再把此前的供词陈说一次, 也好让贵妃娘娘明不明白。”
容妃依然迫不及待把矛头直指姝菡。
暮春一脸平静, 却也不敢拿正眼去看在场众人。
“民妇暮春,此前在呼兰府做侍女,主人乃是江左冯家旁支的一位小姐, 闺名唤做淑媛。后因我年长, 蒙那位淑媛小姐大恩,放了我自由身,我便嫁做人妇。十几日前, 有人找到民妇,问起从前旧主人的家事, 且让我指认当朝贵妃即是我从前伺候的旧主。”
容妃听着不对,及时打断她引导。
“那你这旧主可在殿内?你仔细辨辨。”
暮春这才抬眼环顾四周, 片刻后才斩钉截铁答到。
“不在。”
容妃顿时花容失色:“你说什么?那人不在?你再仔细瞧瞧, 想明白了再答话。”
姝菡却从旁质问:“既暮春说了不在,容妃因何质疑,难道是在威胁她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