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聊斋+红楼]带领名著人物为人民服务+番外(13)

作者:玄月扶摇 阅读记录


江停云一呆,满心不舍。

但他也知道,老道士决定的事,就算是八头牛也拉不回来。

为了不让场面太过伤感,他忍着眼中的热意,嘴硬道:“你这老道修心不诚,连生离死别都看不透。”

老道士睁开眼,冲他嘿嘿一笑,“老道就是看不透,要是看透了,早就白日飞升了,还会在这里和你饶舌?”

说起这个他就来气。

这五年来,他不止一次想要纠正江停云的三观,让江停云相信,这个世界并不简单。

可是,无论他是捉来了妖,还是捉来了鬼,只要到了这小子三丈之内,都会变成徒劳。

妖会变成普通小动物,直接被这兔崽子当成他打的猎物,放血剥皮一条龙,最多晚上就会上了餐桌;

鬼要是到了他面前,那更惨。

由于江停云坚决不相信世上有鬼,老道士捉了鬼,只要近他三丈之内,就会化作一片虚无。

就像当年那西流河中的厉鬼,本来他是要捉了带到红花镇赵家,了结了这桩多年公案的。

但那赵大公子的鬼魂没了,公案还了结个屁呀!

空口无凭,这些年受了不少骗的赵家人怎么可能会相信?

日复一日地被江停云摧残,一凡道人没有改变他的唯物主义观,倒是差点被他给带偏了。

五年了,他也认命了,只能安慰自己:反正无论什么妖魔鬼怪,也伤不到他徒弟。一直这么无知无觉地过一辈子,也未尝不是幸事。

至于崂山派的传承,那就看天意吧。

反正他们崂山派一向如此,要不然,也不会弄到只剩他们师徒二人的地步。

“对了,咱们崂山派共有三宝,既然道书给你了,另外两样也给你吧。”

说着,他转身进屋,离江停云远了之后,才从袖里乾坤中掏出一个皮囊,和一个细长的檀木匣子。

等他从屋里出来,接近江停云三丈之内,就无奈地发现,原本宝光氤氲,霞气生辉的两样东西,立刻就变得灰扑扑的。皮囊又破又旧,上面的毛都磨秃了;檀木匣子也坑洼又油腻,好像几百年没刷洗过一样。

虽然这东西的确是上千年没刷洗过了,但此等神物,自清自洁,本来也不需要那等工序呀!

老道士叹了一声,把东西递给那气死人的逆徒,再三叮嘱他要好好保管,千万不能弄丢了。

“若是丢了一样,老道死不瞑目!”

他知道这孩子重情重义,他若是拿自己说事,江停云肯定能听进心里去。

果然,江停云神色一凛,郑重地点了点头,“师君放心,我一定贴身保管,不离左右。”

一凡道人十分欣慰,但脸上却半点不露,反而板着脸呵斥道:“还不快去练功?”

“行行行,你这老道士,真是让人感动不过三秒。”

第二天一早,等江停云赶到江行正家时,老道士已经飘然而去了。

就在他怅然之时,虎头悄悄问他,“云哥,如今道长走了,咱们是不是每天都要去学堂了?”

瞬间就把他的伤感冲散了大半。

江停云没好气地揉乱了他的头发,恶狠狠地问:“你说呢?”

“啊——”虎头哀嚎,“哥,我不想念书呀!”

他根本不是那块料好不好?

正在这时,江行正的声音在耳边想起,“你不想干嘛?”

虎头大惊失色,秒怂,“不,没什么。我是说从明天开始,我和云哥就得专心念书了。”

得到了满意的答案,江行正冷哼一声,“吃饭了,吃完饭赶紧去上学。”

兄弟二人乖乖应了,急忙跑到厨房帮罗氏端饭,又以最快的速度扒完了饭,一人背起一个书包,往村东头的村学跑去。

对于一凡道人的离去,最欣慰的就是赵秀才。

他最得意的学生,终于可以专心读书了。

这五年江停云虽然只有半天读书时间,但由于修炼了蓝皮书上的内功,他时常精神百倍,记忆力大幅度提升,功课非但没有落下,反而学得更好了。

这可把赵秀才欢喜得无可无不可,心里更加埋怨贾氏,觉得她不该因为死人,耽误活人。

赵秀才虽然功名不高,但却一身正气,是以正气克鬼神的典范。

据说赵秀才当年回家奔丧途中,在一家旅馆投宿时,夜里有鬼闯入他房中。

正在读书的赵秀才看了一眼,说了一句,“也就是比平常人丑了点,舌头长了点,有什么可怕的?”

他是真不怕。

那鬼见吓不倒他,就把自己的头摘了下来,拿在手里抛上抛下地把玩。

赵秀才哈哈大笑,“你有头的时候我都不怕你,如今你连头都没了,我就更不怕你了。”

那鬼物一僵,骂了声“无趣”,就从门缝里溜走了。

结果,等赵秀才返程的时候,还是同一家客栈,还是同一间客房,还是同一个鬼物。

不过这一回,那鬼一看清屋里的人是他,扭头就走,只留下一句话。

“怎么又是你这扫兴的玩意儿?”

赵秀才借着这个故事,告诉自己的学生们,只要心存正气,便是遇见了鬼,也不用怕。

道理是那个道理,但江停云却严重怀疑,赵秀才这故事就是瞎编的。

不过,寓教于乐嘛,不寒碜。

如今天气已经入伏了,还是早晨呢,空气已经开始逐渐燥热了。

好在村学包围在一片树林里,进了树林就有一股凉意袭来,让跑了一路的兄弟俩舒服地喟叹了一声。

“啊,爽!”

作者有话说:

江停云:今天的世界,貌似不大科学?

第11章 虎头的天赋

私塾的嘈杂,是由零星几声嘹亮的蝉鸣开启的。

这片广袤的杨树林,占地足有半倾,私塾占地不大,几间屋子蓝砖蓝瓦,屋顶虽无兽檐,却也有着简单的雕刻,足见古代乡村的建筑虽然淳朴,却也在淳朴中透露着对美的追求。

从村里穿过树林通往私塾的道路只有一条,是村里的男人们齐心合力,用独轮车推来的碎石子铺成的。

经过多年的踩踏,那些原本带着锋锐的石子,已经像鹅卵石一样光滑。

学童们一蹦一跳的走在上面,脚下斑驳的触感便成了他们最好的玩具。他们时而快走重踏,时而轻巧潜行,每当体验到了不同的踩踏感,都会乐得咯咯直笑,迫不及待地和小伙伴们分享。

因为私塾里的学生不多,中午是管一顿饭的。

他们兄弟俩只下午上课,吃了饭再急匆匆跑过来,路上自然是半个同学都没有的。

但广袤的树林里,却三三两两聚集着乘凉避暑的村民。

他们有的摇着大蒲扇,有的带着稻草或芦苇编成的席子,歪在席子上享受难得的清凉静谧。

等走得近了,就能听见嘈嘈切切的说话声。

他们或担忧地或高兴地谈论着今年的收成,还有未来可能的气候,期盼着下半年风调雨顺,让他们这些平头百姓再丰收一季粮食,能多几分活命的资本。

出于对私塾的敬畏,他们乘凉的时候,都尽量避开通往私塾的这条路,倒是让两兄弟省下了不少打招呼的时间。

天至正午,太阳似乎发挥出了所有的威力,誓要征服每一片供人遮阴的树林。

但杨树叶大而密,任太阳再烈,也休想穿透层层碧色盔甲的防护。

栖息在林间的夏蝉以此自得,纷纷发出嘹亮的叫声,仿佛在嘲笑太阳的自不量力。

兄弟二人便是伴随着蝉鸣,踏入赵秀才的私塾内。

此时午膳已过,该轮值的四个学童在后厨,帮助师娘江氏收拾厨房,其余孩子都乖乖地趴在自己的书桌上闭目养神。

让学童轮值的主意,还是江停云给出的。

私塾的学生最多的时候达到二十个,煮饭炒菜也便罢了,若是连饭后的清理工作也让江氏一个人,实在是太过辛苦,效率也低。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