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始皇啊,你不是你爹亲儿子![直播](37)

作者:七碗豆花 阅读记录


“景隆啊,爹没想到你还能有这出息呢。”

李文忠摸了一把胡子,不知儿子最后是为君尽忠,战死沙场,名垂青史,还是另择明主,再干出一番事业,紧接着,他就听见天幕说——

【然后李景隆就围了北平数月,一无所获。

这一场北平防卫战,甚至朱棣本人都没在北平,而是派自己儿子朱高炽坚守城池。

直到隆冬,北平久攻不下,李景隆大军撤退,预备来年开春再攻。

李景隆这一退,就是一辈子。

建文二年,李景隆驰援大同,但等他到了的时候,朱棣的大师早都回去了,吃屎都没赶上热乎的。】

李文忠一口老血差点喷出来,开始抄家伙打儿子,太丢人了!

【从这两场战役,我们能看出来,无论李景隆本人军事才能怎么样,无论他是不是故意给朱棣放水,他对上朱棣,胜算都不大。

一般领导人到这个时候,就得换人干活了,朱允炆不,他认为李景隆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权柄太轻,于是大把放权给他。

然后李景隆集结了六十万兵马,在白沟河对上朱棣十万多兵马,再次一败涂地,先后损失了数十万兵马。

洪武数十年,朱元璋辛辛苦苦练的兵,在靖难之役中,折了大半。

因为有李景隆的超常发挥,朝廷的优势一下子没有了,攻守形势逆转,朱棣逆风翻盘。

建文四年,朱棣打过长江,李景隆与谷王开城门,迎燕军进应天,皇宫内突然走水,朱允炆在大火中不知所踪,同年,朱棣正式登基。】

粉丝们在评论区讨论起来——

“李景隆在朱棣登基后,直接被封太子太师了,位列群臣之首,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是朱棣的人啊!”

“朱允炆还一直不杀卧底,非得用他。”

“但最后李景隆也被削爵圈禁了,绝食十天,竟然没死,直到永乐末年才去世。”

“真的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朱允炆他登基后又不像胡亥那样做傀儡,又没有天下四处造反不安宁,结果这么好的开局,他愣是给打出了失败结果。”

“所以说封建皇帝,可以没文化,但是得懂怎么用人,你看朱元璋,叫花子出身,估计开始只认得数来宝里的字,还长一张鞋拔子脸,但人家会用人,人家就打下了天下。”

“诶?怎么攻击我洪武大帝呢?”

朱元璋的粉丝不干了,一哄而上。

明朝这边,朱元璋也不打孩子了,朱棣和朱标都看向皇父,天上之人说话好生大胆,竟然敢直言父亲出身,还有那鞋拔子脸,是什么意思?

第29章 老朱家的留学生(二)

朱元璋看到天幕中出现了一张画像, 画中男子脸长如鞋,下巴向上翘起,满脸都是麻子,画像正上方写着几个大字“明太祖真像”。

朱家人齐齐沉默了。

蒲安也看到了粉丝留言中发的图片, 未避免明太祖再次在直播间口吐芬芳, 她紧急插播了朱元璋的相貌解析。

【传说朱元璋见了这张‘写实’的画像,大怒之下, 将画师拉出去斩了, 后来朱元璋的画像, 就都是慈眉善目版。

关于朱元璋是不是长得奇丑无比, 可以从三个角度去论证。

第一, 遗传。从明朝历代君王画像, 我们可以看出,朱家的皇帝们基本都是圆脸、宽腮帮的模样。

第二, 史实资料。明人张瀚在《松窗梦语》中记载, 他曾入武英殿,亲眼见过朱元璋画像,‘面如满月’‘与民间异象之大不类’,以此论证朱家官方承认的画像里, 朱元璋就是个大圆脸。

第三,常理逻辑。朱元璋是乞丐、和尚下九流出身,他在郭子兴手下做小小的九夫长时,迎娶了郭子兴的义女, 也就是后来的马皇后,即便郭子兴可能不会太重视义女, 但朱元璋如果丑得太过分, 想必马皇后也不会嫁给朱元璋, 更不会贴肉藏饼给朱元璋。

综上,up个人觉得,朱元璋猪腰子脸很有可能是民间搞得二创。

在古代,上位者为彰显自己与众不同,神化皇权,会特意强调面相有异,诸如舜有重瞳,文王四乳,还有屁股上长七八十个大黑痣的。

关于朱元璋相貌的记载,最早出自永乐年间。

朱棣登基后,重修《明太祖实录》,进一步神化朱元璋的面相,说他爹朱元璋头上有隆起的骨头,看上去和神仙一样,那民间百姓又没见过神仙,只能凭借只字片语,进行二创了,这才出现了大量朱元璋鞋拔子或猪腰子脸的画像。】

“二创是让大家创新,而不是把人创死。”

“朱棣这种行为,典型的一粉顶十黑。”

“还有种说法,说是后来清朝为了抹黑朱元璋,才故意画丑的。”

朱棣又感受到了来自老爹,极具压力的视线,他摸了摸鼻子,看向旁边,心中暗骂,那个篡位登基的他是怎么回事?

朱元璋瞪了一眼老四,重新在天幕之上写字——

朱重八开局一个碗:“太子因何早逝?尔为何出此不详之语?”

朱元璋很心塞,更心塞的是评论区其他人的留言——

“官方记载是朱标在去西安的路上生病了,然后没多久就死了。”

“据说是被晚年时期朱元璋的残暴吓死的。”

“你这个论证因果倒置啊,要不是朱标早死,朱元璋怕后继者镇不住一干开国勋贵,他也不会在晚年时期大开杀戒啊。”

“不是说因为马皇后早逝,朱元璋发疯了吗?”

朱元璋:……短短一天,他知道了自己老婆儿子和孙子,全都先他一步去了的悲惨结局。

朱元璋有些emo,洪武朝能看见天幕的勋贵们也很emo。

大!开!杀!戒!

这四个字,震得所有看天幕的勋贵们愣住了,紧接着,他们看见了诸如“扒皮充草”、“戴枷上朝”、“胡惟庸案”等等评论。

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上交所有权力,老老实实苟着,或许能保住命,一条是举旗造反,把老朱从皇位上拉下来。

对比了一下两条路,勋贵们选择了第三条,保住太子朱标的命。

【朱棣从藩王成为皇帝,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首屈一指,即使前有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可李世民那是在首都中心搞权力斗争,朱棣是在政治中心外,一路打上来的。

朱棣登基后,封赏了所有在靖难之役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连帮忙运砖石的妇女,都得到了钞百贯、棉三斤,同时,对反对他统治的人,朱棣如秋风扫落叶般,毫不留情。

据传,朱棣命方孝孺写登基诏书,但方孝孺只写下了‘燕王篡位’四个字,因此喜提诛十族套餐。

因为皇位来路不正,朱棣自然担心有人动摇他的统治,有传言说,朱棣其实不是马皇后嫡出之子,他的母亲,其实是一个默默无名的妃嫔,朱棣为了让自己继承皇位的行为更正统,篡改了史书。

不过这些都是野史传闻,真假不可辨。

为了巩固皇权,朱棣开始重用锦衣卫,设置东厂,用太监来监察朝臣,牵制锦衣卫,据说他重用锦衣卫,就是为了寻找失踪的建文太子。

朱棣以武功闻名,数次御驾亲征,征讨鞑靼、瓦剌,肃清边疆,永乐十九年,大明迁都北京。

数百年来,因为北方边境不稳,皇朝大都选择南方的温柔富贵乡为帝都,然而朱棣却决意迁都,意在‘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迁都之举,进一步控制了北方乃至全国的政局,政府着手经营数百年来由异族控制的北地。

除了重典、重刑、好武,朱棣与文治上亦有建树。

永乐元年,朱棣开始命人编撰修书《永乐大典》,这本包含经史子集、天文地理、戏剧小说等等、涵盖了我国上下数千年的知识财富,被誉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可惜的是,因为火灾和时间的缘故,《永乐大典》流传至今的,不足百分之四。】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