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
中
小
始皇啊,你不是你爹亲儿子![直播](27)
作者:七碗豆花 阅读记录
可那个“爬灰爱好者李隆基”,和他这个“爬灰爱好者李隆基2.0”是什么意思?
莫非那是年轻时的自己?
李隆基抹去前头写的字,重新写道:“尔今何年?朕于天宝四载。”
蒲安看到又多出了几条评论——
武曌留言她于天授元年,太平公主和青年时期的李隆基留言,他们于唐隆元年。
粉丝们一下子激动起来,他们看热闹不嫌事大——
“一个还没登基的李隆基,一个朝昏君道路走去的李隆基,他们竟然相遇了!”
“还有知道武周只有一朝的武则天,知道侄子会杀了自己的太平公主!这是什么修罗场啊!”
“打起来,打起来!”
蒲安直播间里,粉丝和李唐的一家人都很激动,直播间外,监测研究的大佬们也很激动,唯有她心如止水。
这是什么大场面吗?她什么没见过?
她淡定继续直播——
【关于杨贵妃,李白曾写诗云‘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白居易写诗云‘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被誉为中国四大美人之一的杨玉环,无疑是美丽的。
只是她的美丽,给她带去了灾难。
无论是长恨歌还是我们的影视剧,往往都将李隆基和杨玉环塑造成一对知己,一对相爱的人,可是我总忍不住去想,一个女子,在有与她年纪相当、非常恩爱的丈夫的前提下,真的会爱上抢夺自己、年纪足以做自己父亲的公公吗?】
沉香亭里,李隆基的面容一僵,只觉膝盖好像中了一箭,他不可自控地看向贵妃,却没从她姣好的容貌上看出什么来。
青年版的李隆基也是一僵,未曾料到他日后竟然真的会这么荒唐!
【李隆基在开元末年,就已有昏君的苗头,不然也不会一日杀三子,后期任用李林甫、杨国忠等一众奸臣,自认为可平衡权力,将大权尽收已手,但专注权力内斗和享受的他,早已忘了君王的职责。
政治腐败、土地兼并等问题日益严重,但李隆基还自以为大权在握,天下臣服。
李林甫做宰相期间,为了独揽权力,不让他人权势越过他,故而建议李隆基任用番邦出身的人为将士。
日后造成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就是在这期间被提拔的。
李隆基很喜欢安禄山,许以他高官厚禄,安禄山手中的兵马一度比大唐官方兵马还要多,而且后来,即使有安禄山造反的确切证据,李隆基都不信安禄山真的反了,没有调遣兵将,硬生生怠误了战机。】
粉丝们看到这,留言越来越激烈——
“安史之乱可以说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封建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也不至于,后来的明清还是做过一阵子世界中心的。”
“我觉得这个转折点,主要体现在,安史之乱前,我国是以一个开放的心态对待他国和其他文化,安史之乱后,这种开放的心态就没有了。”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安史之乱几乎是屠杀了中原的百姓,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杜甫的三吏三别就写的这段历史吧?当年学石壕吏,我都觉得难过。”
蒲安一边直播,一边盯着评论区,她觉得大唐凡是能看见直播的人,恐怕都要气死了吧。
也不知道谁先开骂。
正这么想时,只见一条评论突然出现——
爬灰爱好者李隆基:“兀那老贼,枉吾劳心劳力,打下基石,便被尔这样荒废?竟还干下不伦之事,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爬灰爱好者李隆基2.0:“大胆竖子,朕之功过,何须黄口小儿论短长?且如今大唐正值盛世,又有天幕示警,朕岂会重蹈覆辙?”
蒲安:……
万万没想到,先对骂起来的是直播主角,而且还表演了一个我骂我自己。
这种大场面,她还真没见过。
粉丝们配合的哈哈大笑——
“哇,终于打起来了吗?”
“三郎,别抢人儿媳妇了,你也不看看自己那张老脸。”
“你们演得真投入,还天幕,以为自己生活在直播文里吗?”
作者有话说:
今天更晚了……
ps:唐朝时称呼皇帝,有时会叫“大家”,所以文中就用了“大家”这个称呼
第23章 他最大的错误,就是活得太久了(四)
直播间外,所有研究人员都发现了一个华点——天幕!
“这是不是说明,古人看到的直播,是挂在天上的?”
“而且经过前几天的直播,武则天、太平公主肯定有改变想法或行为,但今天的直播里,出现了天宝年间的李隆基。”
“这是不是说明,历史人物做出改变后,会形成平行时空,他们的改变会在平行时空继续下去,却不会影响我们的历史。”
直播间联通的那一头,武周、唐隆、天宝年间的所有人,都被“安史之乱”四个字震住了。
凡是称得上“乱”的,无不会造成生灵涂炭,哀鸿遍野,诸如八王之乱、侯景之乱等。
被天幕点名的李林甫和杨国忠,窝在家中瑟瑟发抖,预感自己的好日子到头了。
武曌已择定登基日期,打定主意,等登基后,忙完朝政,她就召孙儿进宫,以后闲着的时候,就打孩子玩吧。
【安史之乱,是安禄山和史思明为首发动的叛乱,安禄山极其会谄媚,深受李隆基信任,身兼范阳、平卢、河东节度使,大权重兵都不缺,这种条件,他不造反一下都不合逻辑。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安禄山率唐兵及外族共十五万人,发动叛乱。
当时唐朝承平日久,军队反应速度慢,百姓都没见过战争,骤然遇见叛乱,城池基本上就是砧板上的鱼肉,许多官员都弃城而逃。
当然其中也有忠臣义士,譬如颜真卿所在的颜家。
颜真卿在安史之乱后,写下被誉为仅次于兰亭集序的、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这篇作品的主人公颜季明,是常山太守颜杲卿的儿子。
在面对叛军,颜杲卿誓死不降,后来城破,颜家被杀,颜杲卿大骂叛贼,直至气绝,颜季明的尸体被乱军踏碎,后来,颜真卿只寻到侄子的头颅和堂兄的部分尸骨。
即便有这样的忠臣,也难以抵挡安史大军。
安禄山一路摧枯拉朽,拿下河北,太原战区向李隆基送去战报,李隆基却不相信安禄山会叛乱,直到十一月十五日,他才相信真有此事,开始施展应对措施。
但是,同年十二月,安禄山的大军攻入洛阳,次年,他于洛阳登基称帝。】
闻天幕此言,天下一片哗然。宏篓薯元
百姓惶惶不安,四处奔走。
有钱的人家,到处活动关系,想求一张路引,离开河北、太原等地;没钱的人家,买粮买盐,囤起来,预备十数年后的战乱。
牡丹园里,李隆基气得浑身打战,他如此信任安禄山,任他为平卢节度使,还许他认杨贵妃为母,他就是这样报答他的吗?
他挥手将茶碗掷出去,清脆的瓷片碎裂声响起,沉香亭诸人皆跪下去。
“传旨,即刻处死安禄山、史思明!”
醴泉,正担任县尉的颜真卿从没想过,天幕竟然会提及他的名字,更没想到,堂兄一家竟会如此凄惨。
但听天幕所言,悲从中来,立刻修书一封,送往魏州堂兄处。
韦夫人为丈夫磨墨,宽慰他道:“如今有天幕示警,大家必已将叛贼诛杀,郎君的天下第二行书,恐不会面世了。”
颜真卿叹道:“若能一家平安,我便庸碌无名至死,又有何不可。”
【安史之乱爆发后,李隆基携带杨玉环、杨国忠等一众心腹,逃往蜀中,于马嵬坡,以陈玄礼为首的禁军将士,要求处死杨玉环和杨国忠,最终,杨玉环被李隆基赐死,杨国忠死于禁军乱刀之下。
上一篇:我同时穿越了四个世界
下一篇:刑侦之我的精神病男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