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在大秦当完美太子+番外(245)

作者:无字惊鸿 阅读记录

昔年赵武灵王退位给小儿子,让其主持国政,自己专注于军事。当时就是自称“主父”的,毕竟这会儿还没有“太上皇”的说法。

扶苏就借此开了个小玩笑,他嘴里的主父自然就不是还能管军事的主父,而是纯粹的吉祥物了。

秦王政:……王绾可真敢想啊。

秦王政匪夷所思:

“王绾缘何会觉得寡人斗不过你?”

扶苏笑倒在父亲身上:

“他就是觉得我不行,才来试探我的呀!”

王绾自以为把小心思藏得很好,实则根本瞒不过扶苏。对方假借提点太子收敛一些为由说出那个话,本质是为了刺激太子提前动手,当他看不出来呢。

可惜一番推理全是错的,聪明人就是容易多想。

不过话又说回来,随便在朝中拎个人出来,告诉他们“太孙学习理政只是单纯因为太子手疼需要休息,王上才找太孙替父分忧的”,估计也没几个人会相信。

他们只会觉得这么扯的借口一听就是假的,要么是太子心大了,要么是王上在故意养大太子的野心,想收拾掉这个已经开始威胁到自己权柄的儿子。

秦王政听完也觉得有些好笑:

“我儿为父做了这么多事,他们怎么还整日里想东想西的?”

难道王室就不能有纯粹的亲情吗?这些人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扶苏扭头对竖起耳朵偷听的儿子说道:

“你争点气,赶紧学成出师。到时候大家看奏折批复全是父亲和你的字迹口吻,肯定又能有新的流言传出来。”

届时估计就要说太子他被王上厌弃了,王上决定越过太子直接重用太孙,等百年之后恐怕是太孙继位。

想想那个画面,扶苏就乐不可支。

桥松:……

蒙毅:……

史官:……

蒙毅觉得太子这么调戏群臣不太好,王上怎么也不管管。史官则在心里腹诽太子说得也有道理,臣子们自己多想怪得了谁。

说实在的,史官还挺期待那个画面的。

不能每次都只有他被太子创,独被创不如众被创。真有那一天的话他一定要把这段记录拿出去和想多了的当事人分享一番。

然后记录他们的社死时刻。

每每只有在这个时候,史官才觉得自己当起居郎是件很快乐的事情。记录无聊的日常哪有记录大家的黑历史有意思呢?

史官奋笔疾书,把王绾今天丢的脸添油加醋地记了下来。

可惜,早知道有这个名场面,他就不该着急跟着王上回章台宫。他应该跟在太子殿下身边,亲眼见证。

反正太子说的是君上的言行要如实记录,君上包括王上和太子,他跟着王上和跟着太子都是职责所在嘛。

史官找了个机会悄悄暗示太子,下次再有这么有意思的瓜记得带上他一起吃。

扶苏给了他一个放心的眼神。

下午王绾来给秦王奏事时就觉得章台宫气氛怪怪的,王上看他的眼神有点不对劲。

不止是王上,整个章台宫所有君臣看他眼神都有点奇怪。唯独太子泰然自若,在玩他的笔洗。

王绾心里一个咯噔,怀疑太子是不是回来之后说他坏话了。王上现在对太子还是很信任的,如果太子告黑状的话,他很可能会吃亏。

但是提心吊胆地奏完事也没发生任何王上问责的事情,王绾只能一头雾水地离开。

秦王政当然不会和他计较。

毕竟王绾虽然对太子有那么点不太能见人的小意见,可对他秦王还是很忠心的。他总不能因为自己的纯臣不愿意青睐太子,就对纯臣降罪。

所以秦王政只是惋惜地看了一眼小聪明用错地方的臣子,心里安慰自己反正王绾这个年纪也等不到太子继位了,不用担心太子登基之后打压他。

不过王绾的事情也要引以为戒。

朝中有的是年轻臣子,倘若这些臣子也因为立场不同与太子针锋相对,对大秦来说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秦王政无意让朝堂陷入党争,所以他得用更严厉地手段打消旁人支持其他公子和他们子嗣的企图。

这么算下来,其实让朝臣误以为他准备将王位越过太子直接传给太孙也挺好。至少太孙和太子肯定是一条战线上的,只要他们被骗上了太孙的贼船,后面再发现太孙党其实是太子旗下势力,那也晚了。

朝堂制衡是个很复杂的学问,具体怎么操作还要细细琢磨。

秦王政因为两个小帮手的发力多了不少额外的休息时间,就有空琢磨这些了。

总之一番操作下来,最后除了个率先跳出来的王绾之外,并没有第二个人针对太孙崭露头角一事发表看法。

王绾后知后觉发现自己给人当了出头鸟。

其他人都引而不发,就他傻乎乎去找太子试探。试探的结果也不怎么样,别人一看结果不好就干脆缩回去了,徒留他一人在原地尴尬。

王绾:……可恶!

这次试探还得罪了太子,王绾觉得自己亏大了。尤其是在偶遇满脸春风得意的李斯时,越发感觉对方面目可憎。

王绾甚至开始怀疑这是不是太子给他设的套,目的是为了引他犯错,好给李斯腾位置。

从某个层面来讲,也不算错。

扶苏那天的回答算是故意激化了他和王绾之间的矛盾,毕竟政见不合又立场相悖的相国,有机会当然应该早点把人赶下台。

但扶苏真正在等的时机不是现在,而是齐国被灭的那一天。

上辈子王绾会提议分封诸子,这辈子得罪过太子之后,他肯定会更坚定地支持分封制。

一来是他本身眼界有局限,当真觉得分封确实是个管辖边远地界的好方法,真心实意地认为自己是在为大秦、为王上着想。

二来这样可以向其他公子卖个好,回头太子倒台之后,就算他不站队别的公子,那些公子上位后大概率也不会忘了他力挺分封的恩情。

王绾自己是等不到下一代秦王登基了,可是王绾又不是孤家寡人。他还有儿孙,总有人能承到这个情的。

可惜,他的算盘注定落空。

扶苏等待的好时机近在眼前,攻齐之战已经一路打到了临淄。

齐国军备不少,可齐军几十年没经历过战争,完全就是个面子工程。真打起来根本没什么战斗力,更何况他们的大王还在秦军手里。

齐王建这人能屈能伸,同时给了秦齐二国巨大的震撼。

比如蒙恬攻打第一座城池的时候,齐王建就主动站了出来。

他说道:

“且慢,不着急开打,我先去和守城之人交涉一番。”

然后齐王建就主动叫门了,以齐王的身份命令守将开门,迎接他归国。

守将第一次见这种阵仗,傻在当场,不知是该开门还是不开。主要齐王建完全没有被胁迫的样子,看起来非常积极。

如果他是被秦人威胁叫门的,守将还能硬气一点拒绝。可齐王建吧啦吧啦说了一大堆,谴责都城里那群乱臣贼子造反,逼得他还要找秦人帮忙清君侧,简直可恶。

守将:额,所以大王确实没有被威胁,秦人也当真是好心过来帮他们的?

怎么听着感觉怪怪的,不太像真的呢。

无论是真是假,齐王现在毕竟还是齐王。临淄那边的两派哪怕联合起来对付齐王了,也还没谈拢到底谁来继位,所以国中并没有一个新君。

尤其齐王这里连太子都在,两位君上全在这里,守将不开门是想造反吗?

就这样,蒙恬一路借助齐王叫门,兵不血刃地攻下了一串城池,十分离谱。

蒙恬:我怀疑我是来旅游的。

作者有话要说:

樊哙等人:不是,说好的有仗打呢?

齐王建:呵,寡人就说留着寡人还是很有用的吧!

第91章 想太多

由于齐王建过于配合,秦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从城阳到临淄沿途的大小城池。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