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在大秦当完美太子+番外(190)

作者:无字惊鸿 阅读记录

长沙郡那么多丘陵,与其等楚人开出梯田种粮,不如指导他们在其中种植对土地平整度要求不那么高的其他作物。

秦国商队便可以用相对于粮食来说略高一点的价格收购楚人手中的作物,然后让他们拿钱卖粮。

因为中间有个差价的存在,楚人就会觉得很划算,比直接种粮要好。

但那时长沙郡却会成为一个完全依赖秦国商队的地区。

他们要是不安分,官方商队可以拒绝卖粮警告他们。不仅如此,他们种植出的经济作物,能不能销售出去也要看商队的脸色。

扶苏表示,如今大秦正有许多经济作物需要耕种。之前担心侵占良田,如今开垦丘陵山坡进行种植,也能避免霸占种粮土地的情况出现。

对寻常庶民,统治者当然希望他们安稳地种粮食自给自足。生怕他们多种经济作物赔个血本无归,后头自己吃饭都成问题,还要官府救济。

也就是怀有二心的楚民,才叫扶苏出此下策。

等楚人彻底安分下来,自然是要重新调整耕种比例,增加主粮占比的。

秦王政觉得此举大有可为。

虽然扶苏提出的解决措施与他自己所想的不同,但也不失为另一个好方案。

扶苏一向偏好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无形之间达成目的。这样不容易引起楚人的反弹,是个明晃晃的阳谋。

不过天底下懂经济战的人不多,或许绝大多数楚民连自己中计了都不会意识到。

在古代玩经济,确实是降维打击。

历代君王大都不懂经济,所以只能选择视行商为洪水猛兽。既然掌控不了,那就往死里打压,不给金融大佬发挥的空间。

很难说这里头有没有管仲的锅在。

或许是管仲干的缺德事太多了,导致两千多年以来,但凡是当国君的没有一个不害怕这个的。

当然,管仲当敌人很恐怖,当自己人那就爽歪歪。

爱子如此优秀,秦王难免想炫耀一二。所以迫不及待地命人去传召众臣入宫,让他们商议一下具体要如何施行。

臣子们一头雾水地入宫来了。

有什么大事情早上的朝会不聊,现在忽然急招群臣?难道是哪里传来了紧急军报?

齐聚之后,众人才晓得王上只是让他们来听听太子打算怎么对付那些心怀不服的楚人。

群臣:……

王上那一脸“吾家有儿初长成”的欣慰骄傲,真的很难装作看不见。

合格的臣子这个时候就要吹捧两句了。

李斯正准备出列,司农先一步出声。他真情实感地把太子出的方案夸了又夸,夸得特别夸张,搞得就连李斯都有点听不下去了。

李斯:原来你是这样的司农。

秦王政也觉得夸过头了,干咳一声,示意爱卿收敛些。

吹捧可以,不要吹得太假。

史官在旁边看着呢,不为自己的形象考虑,也要为王上的形象考虑。秦王政并不想让后人以为他是一个爱听虚假奉承的君王,他没有那么肤浅。

但司农完全没有接收到王上的信号,依然在激动地抒发自己的感触。

扶苏觉得自己应该出来解围了。

他寻了个话语的空隙打断了对方的话:

“我知司农一直在为柘棉等作物的扩大种植而苦恼,忧心良田被侵占的问题。只是解决此事本就是我等应该挂心之事,担不起司农如此盛赞。”

众人恍然。

原来是太子的提议解决了司农的心头大患,难怪如此激动。早说嘛,他们还以为司农是个隐藏的阿谀小人。

秦王政虽知新式作物缺田种植,但没料到情况如此严重。看司农的反应,想必是为了挪出足够的田地,已经头疼许久了。

爱子提出的梯田种植法确实可以考虑全境推广,只是人力上面不知道是否够用。

司农连忙回道:

“有些新作物不需要怎么打理,倒是可以轻松推广。但有些需要精细照料的,只怕会很困难。”

为今之计也只有培育出更多的耕牛解放人力,还有墨家的改良农具也要分发下去。

另外,精细照料作物相对来说女子更擅长一些。将力气不够的女子从繁重的耕作中置换出来,更多地从事经济作物的培育,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经济作物能为家庭带来更多的收益,官府只要提前规定好种植规模,不许庶民随意扩大即可。

现在种植经济作物的大头确实是转移到了长沙郡,但就像太子说的,等楚人安分下来之后,产业结构还得调整。

届时估计会将长沙郡打造成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占比合理的郡署,其他各地也可慢慢效仿起来。

很多经济作物其实暂时没有扩大种植规模的必要,毕竟是仅供贵族享受的。

然而像棉花、紫花苜蓿这类的,那就不一样了。这是生活必需品,庶民和官府都十分需要,不是说一句要保粮食就能不种的。

零度线已经在渐渐南迁了,各地的冬日只会越来越冷。棉花是明面上救命的东西,紫花苜蓿则是隐形的救命饲料。

扶苏提醒这群沉浸在即将大一统的喜悦里的臣子们:

“如今燕国还在,但等燕国被灭后,匈奴便会统一了。”

燕国在,匈奴去找秦赵讨不了好,还可以欺负燕国抢点物资,把日子过下去。

燕国没了,匈奴可就没有对象能抢了。

尤其是秦王政准备将秦、赵、燕三国的北境长城连接起来,到时候小股的匈奴部队根本进入不了中原。

匈奴又不可能选择就此放弃,草原是真的不适合种粮食。不抢他们就要饿死,那么小股部队既然打不赢秦国,他们即便不愿意联合也只能联合了。

紫花苜蓿是一种极佳的马草,对战匈奴时想要骑兵不落下风,对它的种植就得重视起来。

而且耕牛也可直接食用紫花苜蓿作为饲料,只需合理搭配其他饲料即可。这是事关粮食耕种的大事,多一头牛能多种很多亩田地。

司农从狂喜中回过神来,连连点头:

“太子殿下所言极是!如今有耕牛的地区种植的田亩数量是原先的七倍,一头牛可抵七个壮年劳动力!”

养得好的话,别说七个人,最高可以抵十人。

秦王政颔首:

“耕牛的选育也要上心。”

人有强壮和虚弱的,牛也一样。选健壮的进行配种,如此一代代筛选下去,以后大秦境内就再无弱牛了。

太仆不在意什么耕牛,在他看来司农现在的日子已经很好过了。要什么有什么,人力耕牛种子样样不缺,做什么还摆出一副为难的样子,令人嫉妒。

太仆觉得他的日子才难过呢,他是管马匹的,尤其操心军用马匹种群扩张的问题。

虽然秦王先祖是以养马起家,但这都多少年了。秦王室早丢了祖上基业,反倒是戎人和匈奴部落代代沿袭,所以总能出比秦国更好的马种。

好在为了征战四方,秦国也没有彻底放弃马匹的驯养。和赵国一起在骑兵上死磕,倒也不至于落下太多。

太仆就是单纯眼馋诸戎的好马。

他殷切地看着扶苏:

“太子殿下可有良策能从西域弄到更多的良马回来?”

扶苏:……

秦王政不满地皱眉,这群大臣怎么回事,不应该是他们努力为君上分忧吗?现在一个两个都指望太子替他们干活,那他们干什么?吃空饷吗?

面对王上的不悦,太仆十分委屈:

“但那西域商路归太子统领,下官着实插不上手。”

不是他不想,可以的话他也愿意亲自去和诸戎谈生意。但太子在管这个呢,谁敢插手啊,那不是和太子抢功劳和利益吗?

他不提还好,一提秦王政想起来了。

是了,爱子身上的担子也太多了,这等小事就应该交给旁人去作。太仆想要马是吧?正好,购马的事情让他去谈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