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娇女(847)
此话一出,大殿上的朝臣们霎时都像炸开了锅,对啊,只要乘胜追击,害怕戎国不臣服吗?彻底吞并戎国,为大楚扩充疆土可是一大好事,那就不止是立功,而是扬名立万了!
说到这个,不少朝臣议论纷纷,大家都说错过了这次的机会,实在太可惜了,明明他们只要再坚持一番,就能顺利灭了戎国的,偏偏勖王私自做主班师回朝,凭白浪费了他们已经取得的胜利。
方才还对他各种恭维的众臣,此刻全都满是质疑的看向勖王,柳照熙皱了皱眉,看来,皇上是不想让他轻易被封赏了。
可笑,直捣黄龙,吞并戎国地域,岂是那么容易的?皇上这么说话,实在太过有些无理取闹了,明显是要坑害勖王,且不说当时大楚将士连日奋战人困马乏,就单这粮草和药材的不足,就足以致命,还说吞并戎国,简直可笑之至。
但是这情况只有勖王自己了解,旁的人一听这话,早就被短暂的胜利膨胀得摸不起东南西北了,根本不知战事的真是情况,他们也觉得在此事上勖王的确擅作主张了些,明明当时继续奋战,大楚就赢定了,勖王却偏偏在最关键时刻将哈伦将军放跑,如此一来,岂不成了放虎归山?
有文臣大呼可惜,立即站出来指责勖王道:“王爷,这就是您轻率了,此等大事,确实需要皇上亲自定夺,您怎么能自己下了主意,让戎国同意言和呢?”
勖王还未说话,立刻有人附和道:“就是,就算要谈和,也该好好谈谈,他戎国疆域辽阔,屡犯我大楚,就该让他们割地或是赔款,付出点代价,以显我大楚威仪,再来说谈和一事才行,明明咱们占着优胜之势,却放下身段言和,此举实在是太愚蠢任性了。”
还有人道:“不错,不知王爷是如何得了这休战书的,您放任哈伦将军回去,难不成有别的心思不成?听闻做将帅者,怕自己的功名不能长久,曾有人用一种法子,叫‘以战养战’来保全自己的功勋,王爷想的,莫不是就是这以战养战,觉得大楚离不开您,想让自己战功永存吧?”
这话,着实有些扎心了,不止令人失望,甚至还是恶意的揣度,勖王明明什么都还来不及说,就这样莫名被人贴上了各种恶意的标签,朝臣们对他指指点点,全然忘了他们的太平,还是勖王和柳询他们拼死争取而来的。
若是这话被传出去,勖王还有何名声可言?柳照熙拧了拧眉毛,只觉心下有些烦躁,他不怕战场上的刀光剑影,却畏于这些人的巧舌如簧,颠倒黑白。
可笑,这些文臣就会纸上谈兵,以为动动嘴皮子什么事就能搞定吗?呵呵,若是嘴巴说这么有用的话,还要将军将士们做什么,他带着将士们在外拼杀,可不是让这些人来定义他的做法的。
更可笑的是,皇上让他传信回京等候他的批示,难道他不知自己当时是个什么情况吗?若真要等他批示,只怕今日胡元便谋反成功,与戎国的战争也不死不休了,如何还有如今这盛世太平的模样。
如今这些人没有经历胡元的洗劫,倒有闲情在这儿说三道四了,不过她们能肆无忌惮的这么说,也是有人默许的,勖王勾唇笑了笑,道:“秦御史说笑了,若我真要以战养战,又为何求来这一纸修和书?这不是自相矛盾么?”
一句话,就弄得秦御史一噎,但他不死心的梗着脖子不服气道:“王爷就莫要狡辩了,不然何以解释你明明胜券在握,却在关键之时退兵的事情,这不是想以战养战是什么?”
还真是够嚣张的,当真以为他柳照熙软弱好拿捏不成!勖王深吸了一口气,微微恼怒道:“这事的原因一会儿我自会言明,你且听我说完便好,若是你觉得本王说的不对,大可指出来,毕竟本王在外带着将士们拼死卫国,可不是为了听你说什么以战养战这种谬论的。”
“谬论,如何是谬论呢,此事证实了的话,可是要被问罪的。”说完,秦御史嘲讽的看了他一眼,嗤笑道:“有些人就是可笑,仗着自己的军功就想永享威望,也未免太想当然了些,记住,为人还是低调些的好,否则,王爷可还记得前镇国大将军?”
怎么,他是想借胡敬的事给自己敲警钟吗?一个小小的秦御史,竟然敢教育到自己头上,还来这么大个下马威,勖王看向盯着他的皇上,只觉心下一寒,这事必定是有人授意,怪不得秦御史能有恃无恐。
勖王回神,神色一冷,道:“御史大人,请注意你的措辞!”
秦御史神色一僵,这才发现自己得意过头,有些用力过猛了,他忙转头有些心虚,不敢看勖王的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