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脚刚出房屋,后脚屋里响起蒋母的怒喝,“你什么意思?我跟媳妇儿说话呢,为什么让她离开?”
“她明天还要上班,哪有空陪你唠嗑?”蒋父劝解,“差不多得了。”
蒋母怒气更甚,“好哇!你们都是一伙的,就我一个是外人!”
蒋父的语气越发无奈,“为了从儿子的小家多弄点钱,天天找人吵架,你累不累?有这精力,不如自己去外面找份工作。”
“那是我儿子!他养我天经地义!”蒋母理直气壮。
“他还有两个孩子要养,哪来那么多钱养你?”蒋父嘀咕。
赚的钱多,几个人花都花不完,你好我好大家好。赚的钱少,花不尽兴,这不好那不好,三天两头吵架。
朱秀华习以为常。
她捂住大宝耳朵,并让大宝捂住二宝耳边。三人对屋里的争吵声充耳不闻,渐行渐远。
**
白驹过隙,转眼两年过去了。
靠着省吃俭用,一家人把车贷还清,十五万外债还完。之后经济触底反弹,开始回暖。
朱秀华可以清晰地感觉到,同样的工作时间,销售额明显增加。工作越来越轻松,收入一个月比一个月高,有时甚至近万。
她喜不自胜,越发觉得自己入对了行业。
午间,吃过午饭,朱秀华正要继续工作。西装小人忽然出现在餐桌上,“我要走了。”
朱秀华动作一顿,不知该说什么。
她整日忙于工作,都快忘记系统的存在。冷不丁见到面,一时间不晓得该作何反应。
过了会儿,干巴巴道,“祝一路顺风。”
云珞:“借你吉言。”
然后宿主、系统相对无言。
朱秀华沉默许久,才道,“能不能问你一个问题?”
云珞:“你问。”
“是不是因为最初我得罪过你,所以你始终藏着掖着,不肯真心帮我?”朱秀华抛出深藏在心中的疑问,“为什么这些年,你提供的帮助少的可怜?”
从前憋着不说,是怕把系统惹恼。
如今分别在即,她实在想知道答案。
云珞目光悠远,“不是我不帮忙,而是宿主不给自己留退路。除了拼命工作还债,宿主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为什么不指导我大赚一笔,一口气摆脱困境?”朱秀华闷闷不乐。
云珞:“投资需要本金,宿主有吗?”
朱秀华语塞。
云珞:“哪怕好的项目,也需要买入后长期持有才能盈利。宿主外债一堆,有那个闲钱、那个耐性?”
朱秀华无言以对。
云珞:“既然负债累累,每个月都要还一大笔钱,宿主唯一该做的就是还款、储蓄,减轻生活压力。”
“有了半年应急资金,再存3-5年长期不用的资金,这才是可以用来投资的钱。”
“没有应急资金,需要压榨潜力才能勉强把当月债务还上,这样的状态不适合投资。”
“即便有不错的机会,告知宿主,投入后三五个月微有盈利,宿主也会把资金抽出,用来缓解生活压力。”
朱秀华很想硬气地说,不试试怎么知道!
但事实上,她心知肚明,系统是对的。
手上的钱一分都没拿去投资,她都觉得不太够用。要是系统提供机会,她动了心,把存款挪去干别的,那真是把一家人往死路上逼。
无声地叹了口气,朱秀华对过去造的孽感到绝望,“走之前,有没有什么谏言要告诉我?”
她认为自己非常需要系统建议。
歪着脑袋想了想,云珞说,“坚持做正确的事,情况会慢慢变好。”
“多学点经济学知识,可以有效避免自己陷入类似的窘迫处境。”
“如果不贷款买房,不生二胎,宿主本可以不必过得那么辛苦。关键时刻,你的每一个决定都会对人生产生重大影响,遇事谨慎选择。”
话音刚落,西装小人消失在空气中。
朱秀华露出懊恼之色,“怎么说走就走?我还没来得及问,之后有了闲钱,是不是该提前把房贷还完……”
**
【番外】
系统来的突然,去的匆忙,宛如人生过客。
朱秀华告诉自己,遇见总比不遇见要好。最起码遇见了,她逐渐萌生学习的念头,不再像从前一样浑浑噩噩。
翻阅书籍,向朋友求教,新世界大门缓缓在朱秀华面前打开。
她陡然发现,如果早点开始学,很多事其实可以避免。
比如某些理财书籍里,重点讲述了社保的必要性,也提到了补交政策。
如果早知道,他们不会把父母的养老重责背负在自己身上。
又比如三一法则,“每个月应还贷款不应超过月收入的三分之一。”
而她家,光是房贷就刚好占年收入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