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国去年接收的知青都能干活,所以他心底对知青其实没那么抵触。
这会儿叹了口气,只抱怨大队里的难处:“我们的知青所都是原来的仓库腾出来的,现在这么多人往哪儿塞,那么小的屋子,加上原来的知青一个屋子住上七八个人,那还不得发人瘟。”
“办法是人想出来的吗。”
陈书记起身给他倒了一杯茶:“知青所住不下就再造一个,再住不下就先借住在老乡的屋子里,知青们都是有补贴的,到时候这补贴给到老乡,你好我也好。”
不提补贴还好,一提到补贴赵建国就问:“我们大队的孙知青可说了,上头的补贴发的越来越晚,一开始每个月都很及时,现在能拖就拖。”
“陈书记,你给我句准话,这补贴一直会有吗?”
陈书记叹了口气,他直接关上门和窗户。
“建国同志,那我今天就给你一句准话,有肯定是会有的,但上头也困难,国家处处都需要用到钱,总要有个优先等级,你说对吧。”
赵建国叹气,那知青补贴的优先等级肯定是排不上号的。
陈书记又说:“知青来了就来,反正都是下地干活,你之前不都管得好好的,怕什么。”
赵建国幽幽道:“我就怕不是每个知青都那么好说话。”
他们大队四个知青都是他精挑细选出来的,下地干活卖力,平时也让人省心,可隔壁几个大队知青闹出的事儿,他可都听说了。
陈书记笑道:“你都能管得住一个大队的人,难道还管不住几个知青?”
“他们就算是城里头的凤凰,来到咱们临川镇也得老老实实当走地鸡,该干活干活,该种地种地,谁要是有意见,劳动不积极,那就是他思想有问题。”
赵建国无奈道:“那就是非要不可了?”
“我也不想要啊,上头已经把人送过来了,我难道还能给退回去?”
赵建国直叹气:“非要有知青的话,咱们临川镇不也有城市户口的知识青年要下乡,他们就近下乡多好,习惯都差不多。”
“以前还能运作一下,现在是真的不行了,中央不允许知青就近插队,理论上是南方的往北边走,北边的往南方送,靠海的直接送边疆。”
陈书记拍了拍赵建国的肩头,低声道:“徐家老爷子的记录我给抽掉了,你让他以后别来镇上,被发现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赵建国一听,心底咯噔一声,没想到这事儿陈书记都知道。
陈书记没再多少什么,只笑着说:“建国同志,我知道你是一位好同志,知青下乡也快两年光景了,其他大队多少闹出了事儿,紫金山那边的女知青还告到了妇联,就你们大队最安稳,以后也要好好保持啊。”
“我尽量吧。”赵建国无奈答应。
知青是非来不可,赵建国开完会回到大队,先召集大家把这事儿说了。
“咱们知青所两个屋,一个屋最多住六个人,再多那床也摆不下了,陈书记的意思是知青所要盖,但没盖起来之前,知青就暂时借住在当地社员家里。”
知青所那屋原本也不是房间,塞下六个人已经满满当当。
“作为补偿,知青的补贴可以分成两半,一半给知青,一半给社员。”
让陌生人住在自家,社员们心底是不乐意的,但一听有补贴,立刻有人心动起来。
“大队长,如果知青住在我家,那伙食咋办?”
现在知青所的几个知青关系好,都是一起煮一起吃。
赵建国犹豫了一下,说:“让知青单独开伙也不现实,有两个办法,一个是知青拿出粮食来,直接在借住的社员家里一起吃,要是不愿意的,知青的三餐还在知青所解决,就晚上睡觉回去住。”
“大家伙回家好好想想,夫妻两个商量商量,要是愿意接受知青借住的,明儿个就到我这边报个名。”
赵建国又说道:“家里人多已经住不下的就别来凑热闹了。”
人群散了,赵建设就跑过来问:“大哥,让知青住家里一个月能有多少补贴?”
“咋,你要让人住进去?”赵建国奇怪的问。
赵建设还没开口呢,赵老娘冷哼一声:“赶紧给老娘消停点,外来的知青你知道啥底细,到时候住进来闹出什么事情来,可有你受的。”
“妈,每个月都能有补贴呢,咱家收拾收拾,让婷婷和娣娣住我们屋,不还空着一个屋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