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二婚夫妻(16)
回去的时候,刘富在心里咋舌,好家伙,看来这嫂子是个出手大方的,他因为会开车,经常带着其他家属下来买东西,这就算上面啥也没有,来一趟,大部分人还是舍不得买,买的少,回去就省着吃用,看来连长家以后,不用过省吃俭用的日子。
车子离开镇上,四周一片雪白,买了那么多东西,苏星夜心里安稳不少,靠在后座跟着孩子睡着了。
中间醒醒睡睡,不知到底睡了多久,她被颠醒。
见她醒了,沈开跃单手递给她一个军用水壶,“喝点水。”
苏星夜正好有些渴了,拧开盖子喝了两口,没想到还是热的,“快到了?”
沈开跃已经坐到驾驶位上了,他另一只手握住方向盘,眼睛看着路,认真避开坑坑洼洼的地方,“还有不到两个小时,你要是困,再睡会。”
苏星夜摇头,看向窗外,虽然还是白茫茫一片,可景色都变了。
火车在镇上,虽然不繁华,可也有一片平房和几个商店,两个多小时过去,路上什么房屋都没有了,只有高低起伏的小山丘。
“后面是越来越不好走吗?”她问。
沈开跃车开得很慢,闻言嗯一声,“驻地在半山腰上,下了雪不好上去,最后一段路可能得走上去。”
“那车怎么办?”
“锁上放在下面就是,以前也这样。”
看在最后一段路很不好走了,“好,你专心开车。”
最后一段路果然上不去了,三个大人抱着四个孩子,走了半个多小时,这才终于到了驻地。
半山腰上,一片广阔的平坦地面,最外围用灰白砖块围起来,依稀能听到里面整齐嘹亮的口号声。
门口两个哨兵,一见沈开跃,抬手敬礼,“沈连长好!”
沈开跃点头,带着几人进了驻地。
见几个孩子睡了一路,精神不少,这会都伸着小脑袋四处看,苏星夜也一脸好奇,沈开跃边走边给他们介绍。
最前面是一片训练场地,训练设施五花八门,木棒单杠大沙包,深坑铁网爬高架。
后边跟着一排一栋三层的办公楼,进进出出都是一身绿军装的人,边上还有一个简易的篮球场。
再朝北是营房,营房是一砖到顶的平房,前后三排五栋,周围用围墙连接,形成一座独立的营区。
营房和家属院之间有一大片空地,这是家属院种菜的地。
走了二十分钟,才终于到了家属院。
家属院和苏星夜想像的很不一样。
并不是后世住宅楼的模样,这一大片区域里,全是小平房,一排四个,整整齐齐,有五六排的样子。
进了家属院,沈开跃就不再说话,刘富一边在前面领路,一边嘱咐,“连长你是不是连你住几排都没记住,来,这边,孩子们记住了,你们家呀,就在第三排第三个,看,就是这个了。”
他说着,推门而入。
院子里并没有雪,看得出来被清理的很干净,小院不大,东西两个配房,加上堂屋和西屋,除了堂屋大一些,里外间隔开,其余三个屋子都一般大。
南边两个小间,靠外面这个里面整整齐齐码了一堆木头。
莫名温馨。
沈家宝很兴奋,“爸,这就是我们家吗,我喜欢!”
周晓杨周晓柳也一脸高兴地左看右看。
苏星夜抱着沈月月,轻声和她说话,“月月,到家啦,你看你三个哥哥都喜欢这里,月月喜不喜欢?”
沈月月不说话,睁着乌溜溜的眼睛到处看,苏星夜笑着摸摸她。
等一进堂屋,暖风扑面而来,苏星夜精喜而诧异,“有暖气吗?”
堂屋分里外间,外间像个客厅,北边靠墙一个五斗橱,南边一个长椅子,一个木头桌,没见着暖气啥的。
刘富摆手解释,“嫂子,是炕,咱们这太冷,条件太差,这家属院里住的孩子老人不少,盖房子的时候就整了地炕,从东配房烧过来的,一路通到西配房,不是特别暖和,反正比外面强些。”
苏星夜已经很知足了,她就怕冰天雪地的,墙都冻透了,孩子会感冒生病。
天已经擦黑了,一路走过来能闻到饭菜的香味,突然一声吹号响起来,然后是大喇叭的广播声。
刘富解释,“咱这边,饭点都会有广播,嫂子你们多听几次就习惯了。”
正说着,有人敲门。
刘富就出去了。
苏星夜见孩子们适应一些了,就动手先把帽子给拿下来,沈开跃一边帮她,一边说,“今天累了,就别自己做饭了,我让人给送了饭,你们先吃,我得去前面看看。”
苏星夜刚想问怎么做饭呢,这倒是省事了,“吃了饭再去?”
沈开跃摇头,“你带着孩子们吃,我去食堂吃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