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娇妻作死日常(139)
于书燕便也不瞒着,直接将先前一起聊的话题说了出来。
俞氏一听,面上一喜,“知县夫人当真同意了?”
于书燕点头,“能为大人带来政迹的好主意,为何不愿意,只是娘,以后我瞧着任府还能去结交一下,其他的人咱们还是不用结交了吧。”
于书燕委婉的说出口,俞氏一听也觉得老四媳妇说的对,先前一路上俞氏想了许多,看到此番前来的人当中就没有他们秦家这样的人,此事令她有些不舒服起来。
一起出来吃晚饭,吃的是永安寺的斋菜,秦家三人跟在孙氏身边入坐,此时三人看到了王氏身边跟着的一位少女,此女十六七岁的样子,长相甜美动人,神态柔弱无依,看着安静至极, 但于书燕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
这位似乎是知县大人的小表妹,王氏的情敌来了。
于书燕想起前一世这位女子的手段,最后成了齐知县的贵妾,王氏当时没少伤心的,只是没想到眼下两人还能坐在一起说说笑笑的,王氏恐怕还不知道这位小表妹的心思吧。
这位小刘氏十六岁这一年失去爹娘,家中还有一个弟弟,齐老夫人觉得可怜,便将两人接到了身边养着,由齐知县亲自教导十岁的小表弟,而这个小表妹最后却掂记上了表哥。
于书燕的记忆越发清淅,朝王氏看了一眼,收回目光时,就看到婆母和大嫂都盯着那小刘氏看。
夜里,于书燕躺在床上有些睡不着,听着寺里的钟声,想起那日与杨许宁睡一个床交谈到深夜的场景,若不是场合不对,她恐怕就入那边小院寻杨氏去了。
第二日于书燕起得早,她起床练了功,见天色还早,但出了院子往深林去。
在深林深入有一处小院,正是杨氏的院子,于书燕熟门熟路的去敲门,院里的丫鬟开了门,一看到是于书燕,对方高兴坏了,说道:“小姐正百无聊奈,想不到书燕姑娘来了。”
丫鬟高兴的将于书燕迎进花厅。
杨许宁今日披了件斗篷,这早上的天气还是凉的,尤其是这山里头,没想杨氏如此怕冷,难怪要买下这么多的银炭。
杨氏长得极美,瓜子大的小脸,温婉而恬静,她看到了于书燕立即朝她小奔过来。
“小姐,你走慢一点,身子要紧。”
随着丫鬟的一句话,果然传来杨氏的咳嗽声,于书燕立即起身,上前扶她。
“我今日陪知县夫人来上香,便顺势过来看看你。”
于书燕如实说了。
对方主仆两人一听到知县夫人,有些惊讶。
于书燕便也不瞒着了,“我夫君本是庾县的秀才,得大人看重,所以此番上香一同前来的。”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杨氏却是替她高兴,“先前还以为书燕只是商人,没想到已成婚嫁给了秀才,想来将来咱们两人必将云泥之别。”
于书燕摆手,“不管如何,你仍然是我的朋友。”
杨氏很开心。许是这孤寂的日子过久了,能有一个朋友是一件多么难得的事。
第110章 知县夫人指亲
于书燕陪着杨氏一起赏花,又陪她用过早饭,她才从小院出来,并答应她晚上再来,到时就睡她的小院里,一起聊聊天。
于书燕很好奇此女的身份,两世了,她都遇上了她,她仍然在这小院里,不知她来自何方,也不知她要呆多久?
于书燕回到了孙氏的院里,就有下人正等着她,今日是吃斋念佛的第一日,她随在俞氏身边,俞氏见她大清早不见人,心想着一定是见她家楚儿去了, 不过是分开几日,夫妻两人就腻成这样。
跟着知县夫人一起去佛堂听经,于书燕很虔诚,她能重生归来,老天爷又给了她一个机会,这种悬之又悬的事,或许真的有因果。
晌午时分,所有人聚在青山院的长亭里,吃过斋饭,中间尚有休息的时间。
俞氏和毛氏的眼神却有些不对劲,俞氏看向于书燕,叫她先陪孙氏回院里,于书燕也没有说什么,便随孙氏去了。
孙氏擅谈,于是于书燕陪了孙氏一个晌午,下午还要听经的,孙氏便筹划着接下来的布施一事来。
她说知县夫人让她与于书燕商量一下,倒让于书燕有些意外起来,许是先前她的提议王氏觉得好才会这么说的吧。
而就在这个晌午,原本与几位交好的青年在一起的秦楚,却看到大嫂过来叫他,接着大嫂将他带入林子里,转身跑了,秦楚还不知道什么意思,就在林间深处巧偶上了齐知县的表妹小刘氏。
秦楚呆了呆,连忙抬袖遮脸要离开,对方主仆听到声晌,发现了他,那丫鬟厉声喝道:“你是谁?”
秦楚只好道上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