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主的科技之路(68)
“那些大学生都自己带了饭,他们是吃完才来的。”
“你没吃人家东西吧?”剩子妈听完这话脸一肃,这年头粮食金贵谁家都不会让自己家孩子随便跟人要东西吃。
当然上门做客除外,但今天在小吴屯人看来南曼他们一行人就是客人,这绝没有让客人请主人吃饭的道理。
“没,就是我不要他们的吃食,他们才送我回来。妈,有吃的没,我吃两口就找哥哥姐姐去,他们说下午要回去,晚了赶不上回去的车。”
“在锅里呢,你先吃,我让你爸去你二大爷家说一声。”
剩子爸在后院收拾菜园子,已经听到儿子的声音,还不等剩子妈喊人就自己过来了:“他们在哪儿待着呢?”
“就在村口的红薯地那里看庄稼呢。”这城里人也是啥都稀奇,这庄稼有啥可看的,剩子心里都琢磨半天这事儿了。
小吴屯的大队长姓刘,是剩子爸本家堂哥,这正在家等客人来却一直没等着,他也不是不知道事儿的,估摸着就是人家那些大学生不好意思来,正打算去村外看看却不想刚好碰上自己堂弟过来。
“人家既然来就咱们这里那就不能当不知道,吃过饭了也得请人喝口水。”
大队长不愧是大队长,他可是知道这些大学生都是要当「干部」的,平日里见一个都见不到,这会儿来了一群怎么着也得请人过来坐坐。
“当家的,这饼子还烙不烙?”队长媳妇儿从厨房里探出头来,她有些心疼粮食。
尤其是这青黄不接的时候家里真是不宽裕。
但她一向习惯听丈夫的,同时心里也知道这时候不能丢小吴屯的人所以还是用了最好的粮食。
“烙吧,人家不吃咱们也得吃,先烙出来,再把大闺女送回来的红糖找出来弄点糖水,我这就去把人请来。”
看着丈夫离开,大队长媳妇吩咐两个没结婚的儿子道:“家里喝水碗不够了,你们俩去村里借一借,怎么着也得凑够二十几个。”
“哎……”俩儿子一溜烟就跑出去借碗去了。
光有饼子还不行,队长媳妇让小闺女子把摘好的韭菜洗干净,吩咐她拿家里最后一点粉条做个韭菜炖粉条。
南曼和同学们在农田边上晃悠,一群人她看得最仔细仔细,说实话班级里也有出身农村的同学就比如柳芬。
但这时候能上大学的还是以城市学生居多,大家平日里还真没怎么观察过农田。
虽然稀奇却也不至于像南曼一样啥都要观察一下。
六十年代农村机械化水平低,几乎还是处于「精耕细作」的小农生产模式,这田地伺候的就格外仔细。
哪怕没有农药这一排排庄稼中极少有杂草混入。
南曼看了半天,总体感觉人家这地种得很是精心,庄稼长得也不错。只不过可能是这里的种子不太行,看旁边那麦地已经快结穗的麦苗就知道这麦子产量不高。
“我说大学生同志,你们咋不进家门呢,咱们可是等了好久了。”大队长和剩子爸速度很快,这一小会儿赶了过来。
一行人大约也是没被这么热情的拉着去做客过,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咋拒绝好。
这时候还得班长林长武出马,看这架势就知道不好拒绝,只能笑道:“老乡您好,我们这已经给你们添麻烦了,不好再耽误你们吃完饭干活,要是方便的话就跟您家讨碗水喝。”
听这话,大队长笑哈哈道:“方便,当然方便,去我家耽误不了啥事儿。”
老乡们的热情不太好拒绝,一行人就跟着大队长来到他家。因为人多就没进屋,又加上南曼一行人坚持不在老乡家吃饭,最后干脆就在门口的大树下聊了起来。
大队长家的红糖水南曼他们都没拒绝,感觉这要是再拒绝就该伤人家老乡的心了。
听着班长介绍他们是A大的学生,大队长一脸敬佩的感叹:“这都是状元啊,来咱们小吴屯可是要沾沾文化人的气儿喽。”
乡下人爱热闹,听到动静后左邻右舍都围了上来,你一言我一语的问着很多他们感兴趣的话。
这些话题或许在城市居住的人听起来感觉好笑。
但像南曼和柳芬这些老家在农村的人却觉得亲切。
因为他们回家时老家的亲人就是这么问的。
因为有这个原因在,南曼和柳芬是班长之外回答问题最多的人。
尤其是南曼因着此时对种地的事儿很上心。
所以也会主动问老农们一些农田的问题,这在老乡眼中就是格外亲切的举动。
而说到种地的话题气氛也就更融洽,在场的老乡有一个算一个都能说上几句,一时间大队长门前欢声笑语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