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主的科技之路(147)
可她还是紧张,她的秘密太多,让她失去了坦然的底气。
“所以你能告诉我,你究竟想出到用什么方法可以代替短波吗?”
果然,还是逃不开这个问题。
“那天我看到那些天线的测试数据,我就猜测到您考虑到了电离层的问题。所以很容易就联想到了外太空问题。
但是短波的不稳定性问题如果解决不了,那您考虑到的电离层问题就是个伪命题,再好用的天线也只是接收信号用的,它解决不了信号本身的问题。”
童教授点头,长叹一口气:“是啊,我和几个专家一起讨论过,虽然我们还没有条件去试验一下结果,但估计是存在很大的问题。
可我想不明白到底该怎么解决短波传播过程的衰落的问题,距离越远它受到的干扰因素就越多,我除了想到要增强发射器的强度外加改善天线的接收技术,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方法能改善这个问题。”
所以他在听到南曼的那些话后才会那么抓心挠肺。
南曼说,不研究短波研究别的。
他其实有想过会不会是微波,可是微波技术研究国内还处在摸索但不得其门的阶段。
毕竟就连现在地面使用的微波雷达技术,他们都弄不好,哪里能去考虑遥远的外太空那些事儿?
如果童教授晚回国五六年,他可能就能赶上第一波微波研究的快速发展期。
但这世上没有如果,实际上他们这一波一起留洋回国的人才几乎都错过了无线电通信研究的最新研究。
国内现存的资料也都是以前国外传回来的战争时期用于研究雷达通信的一点内容。
A大无线电专业去年才把这点内容加上。
但真正能学明白的人没几个,毕竟电磁学它需要系统性学习,并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就可以理解的。
南曼组织着语言,慢慢道出心中所想:“我看过一点微波通信的知识,我觉得它才是未来无线电远距离通信研究的大方向,就现有的资料表明,短波通信的缺点它几乎都能补齐。而且短波通信的优点它也有很大一部分重合的。”
除了省钱省事那个优点没占,其他的都没毛病。
竟然真的是微波!童教授觉得自己这个学生都不能用天才来形容了,这怕不是个造孽?
国外的航天通信都还没用上成熟的微波技术呢,你竟然就这么敢想了?
南曼哪里知道国外用没用上,她记忆里这会儿人类已经掌握了初步的微波通信技术,那大约是用上了的。
童教授激动道:“你想的没错,据我所知国外已经对微波通信研究有了很大的突破。只不过在陆地上它的作用还没真正的凸显出来。
毕竟微波通信传播距离更短,想要使用它就必须建立中继站,这几乎是个天文数字的投入。”
“可这是必不可少的投入,信息化建设是绕不开基础建设的投入的,设想一下如果我们投入好基础建设,那么以后说不定种花家就会有一个覆盖全球性的信息网,这对于科学、经济甚至是国防本身都是一个重要保障。”
对此南曼非常坚定,这也是她对童教授这种「折中」做法不赞成的主要原因,要么不做,咱们就做好。
如果不知道路怎么走那还情有可原。既然知道了路怎么走才对,那就不应该惧怕困难而进行妥协。
信息化建设现在听着很远,但这只是时间问题,说不定几年之内就能有惊天的变化。
毕竟无线电波的研究初期门槛没那么高。
只不过是现在人们对蓝星的物质微观世界认识还不完整,所以对电磁场问题总是再试错。
可这种现象在未来几十年将会有惊人的转变,未来科学世界终将会走向微观物质,造物主的秘密再也不会是神秘学科。
所以留给种花家的时间其实已经不多,外太空的话语权只在朝夕之间争夺,再往后拖延或许会错过黄金期。
童教授听了南曼的话,陷入一种震惊中,他不是震惊南曼的「异想天开」,事实上国外研究有人提出过类似的设想。
可是这是翻话出自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小姑娘之口,他怎么能不震惊!
消化了半天南曼所说的话后,童教授最终还是把一件事说了出来,这其实有些违反原则。
但他刚才灵光一闪觉得应该告诉南曼这件事。
“咱们国内只有一台从国外引进的微波通信设备。但仿制技术一直不过关,所以现在还处于沉寂阶段。”
其实如果短波通信技术过关后,童教授大约也会参与微波通信的研究,但这两年他肯定是走不开的。
但通过这场谈话后,童教授自觉已经彻底弄明白南曼前几天到底在纠结什么,也认为他已经明白了南曼想要告诉自己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