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竹马(76)
所以脑外的规培生只是无情的病史机器。
小范医生遥想自己当年,反而在普外干得活最多,当然麻醉科的活也让他印象深刻。
小范今年是专培第二年,现在规培结束后自动进入专培阶段,一般来说,因为专培的身份就是职工,放在其他科就算留下来了。但脑外竞争激烈,专培并不等于留下来,还要等专培结束才能有最终定论。
脑外的专培也比其他科多一年,是四年。
小范和他聊天:“今天你的上级是谁?”
凌霄说:“宋思礼宋主任。”
小范倒吸一口冷气,宋主任的年资非常高,他甚至是在姜主任进医院之前就已经在医院工作了。
看来今天确实是一个超级VIP,不仅姜主任亲自上,连麻醉都是宋主任。
或许会有人疑问,小范难道不算助手吗?小范表示他只是来放个头架,在这个房间放完头架后,他还要去另两个房间放头架。
今天从开颅到关颅,全部都是姜主任一个人,这才是令人大跌眼镜的事情。
凌霄抽完药的时候,麻醉主治进来了,她只是来看了一眼:“病人进来了吗?病人来了叫我。”
宋主任不会来得那么早,所以主治放心地去楼上的办公室喝茶了。
病人是8点多一点的时候进来的,凌霄手忙脚乱地给他连上监护,在护士核对完信息后,他也紧接着核对姓名,性别,身高,体重,以及早上有无吃过东西喝过水。
等他搞完这一切的时候,定睛一看,已经九点了。
房间里的声音不知从什么时候突然变小了,小范也从凳子上起立,恭恭敬敬地喊她:“姜老师。”
“麻醉好了吗?”
很难想象,传说中的姜主任竟然是如此和颜悦色的一个人。她今年56岁,于去年刚刚评上科学院院士,身价和往昔已不可同日而语。
40岁以内的外科都只是学徒而已,56岁,在外人看来已经是可以退休的年纪,对于外科医生来讲,是经验和体力都达到均衡的一个节点。
66岁或许会有些疲态了,46岁又太年轻,抛去五年本科,三年硕士,3+n年博士,n年博士后,三年规培,四年专培后,46岁的经验好像还不太够。
前些年已经取消了专硕(四证合一)制度,所以大家只能老老实实从学硕学博一路读上去。但是话说回来,十几年前还有专硕制度的时候,外科专硕无法在海都市留下来,最多只能留麻醉或者急诊。要么就继续申请博士,可是专硕的科研成果太少,在申博的时候又没有优势。
所以在海都市,读学硕的人反而比专硕的人要多一些。就连海都医学院的医学生保研,也是绩点高的人选学硕。
姜主任甚至一点也看不出来年龄上了50岁,她的皮肤状态看上去还是很年轻,只是眉眼透露出一种智慧与阅历感。
“我现在去叫宋主任。”
“今天是宋老师?”姜主任笑道:“那真是莫大荣幸了。”
姜晏汐看凌霄还戴着手套,便说:“你先忙吧,我给他打电话。”
没一会儿,麻醉主治先到,护士长也来了,她们对待姜晏汐的态度都十分热情,往日里不好商量的事情,一下子都有了解决办法。
好在姜主任只是待了一会儿,既然麻醉还没好,就先去其他房间转转。
房间里那股严阵以待的紧张瞬间消失了,姜主任前脚刚走,宋主任后脚就来了。
他进来的时候没说话,左右上下扫视一遍,最后视线才落到凌霄身上:“东西都准备好吗?”
宋主任在病人的脚端看了一眼,然后走到呼吸机旁边,“这个人叫什么名字?情况怎么样?”
凌霄昨天复习过相关内容,不敢马虎:“这个人叫xxx,男,今年42岁,身高1米7,体重70公斤,有10年的高血压,平时吃厄贝沙坦,控制良好,其他方面没有什么毛病。检验报告上电解质肝肾功能都是好的,心电图t波改变, CT肺部有一些毛玻璃结节……”
宋主任微皱眉头:“你给他评ASA几级?”
凌霄被打断,一下愣住,他大致地看了书,可是他并不熟悉,他只是对于这个词语有印象。
“二级?”
“嗯,为什么?”
在一段时间的沉默后,宋主任竟也没有太为难他,而是让他再去抽两支药,待会儿放到微注泵上。
“他们今天这个肿瘤靠近功能区,会做电生理监测,诱导之后不能再给肌松药,所以走的是全凭静脉。”宋主任问:“ TCI有了解过吗?TCI的全称是什么?好,回去自己看书,下次我会考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