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街(163)
“还有就是跟家里人谈的时候,家里人觉得捐骨髓会不会影响健康啊,会不会很危险啊,所以不理解不支持,甚至是强烈反对,这个对志愿者来说也是一大阻力,总归要考虑家人的心情嘛……”
祝余听着,觉得自己就是最后一种情况,觉得捐骨髓是要从骨头里抽东西的,在纪录片里见过骨髓穿刺,那么粗一根针扎进去,看着就疼。
而且是人家病了,要做检查,不得不扎的,你好好的,为什么要去扎这一下,万一留下什么后遗症怎么办?
也就是池鹤解释了,她才知道如今技术已经进步了,早就不是骨穿那一套,而是同献血一样,直接采取手臂外周血,被抽离出的造血干细胞会在数天内逐渐恢复到原本数值,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大不了回头补一下嘛。
但即便池鹤已经解释得这么清楚明白,她也自认接受能力不低,还是免不了惴惴不安,更何况是其他志愿者家中上了年纪的父母,和与他们休戚与共的妻儿。
她悄悄叹了口气,却听见池鹤笑眯眯地接着岳老师的话道:“幸亏我身边的人都很理解和支持我,虽然也很担心,但还是把工作放下了陪我过来。”
岳老师看了一眼文文静静漂漂亮亮的小姑娘,笑着点点头:“我女儿也差不多这么大,就托大一句,你可得好好对人家,做一件事的时候有个人全心全意支持你不容易,特别是这件事没有任何好处可拿的情况下。”
池鹤笑吟吟地应了声是,恰好电梯停在血液科那一层楼,电梯门一打开,他就推着祝余的背让她先出去。
进了血液科住院部,岳老师说:“你们先等一下,我去叫医生过来。”
站在护士站外面,看着墙壁上贴着的“六月护理之星”宣传海报,祝余微微红着脸孔,神情依旧紧张,甚至有点不安。
“怎么了?”池鹤察觉到她的躁动,扭头低声问了句。
祝余摇摇头,咬了一下嘴唇,小声说:“想起了去年奶奶走的时候。”
老太太是在医院走的,其实在她弥留的时候,医生跟家里谈过,问是不是要回去,因为容城这边的风俗有点多,有些人临走是要回家的,断气都要断在进门以后。
可是祝余的母亲不同意,理由很简单,家里是要住人的,人死在家里多不吉利,会影响男人工作和儿子读书的运道。
理由听起来冠冕堂皇,实则根本站不住脚——状元巷哪个院子里没死过人,难道都不吉利?
偏偏祝母这么说了,祝余父亲还真的有点信了,犹犹豫豫,一会儿觉得这是亲妈不能不孝,一会儿又觉得老婆说得也有点道理,万事以儿子为重么。
等祝余知道,已经过了两三天,别小看这两三天,对于病危的病人来说,一天都足够一命归西了。
她气得忍不住在病房里就跟这对夫妻争执起来,骂他们冷血,“你们这样对自己的老娘,以后祝麟和他老婆就会这样对你们,你们最好别老别生病,否则到死的那天也回不去家!”
医生和护士来劝过以后,她打电话让祝麟请假从学校过来,她以为祝麟的话他们总归会听,结果祝麟刚赶到,老太太就没了,接下去就是医院的那套流程,太平间的工作人员过来,祝余父亲联系了殡仪馆,殡仪馆的车过来拉人,医生出死亡证明,一套流程走完也花不了多久。
只是祝余有时候会想,奶奶走的时候有没有听到他们的争辩,有没有后悔。
见她脸色有点不好,池鹤没问太多,祝家的事,细究起来比庄家好不到哪里去。
“别想这些了。”池鹤安慰了一句,拍拍她的背。
岳老师领着一位穿白大褂的男医生过来,向池鹤介绍道:“小池,这位是宋医生,这次你捐献造血干细胞住院期间,由他来负责你。”
“宋医生好,这几天要麻烦你了。”池鹤笑着同对方握手寒暄。
宋医生笑道:“不麻烦,是我要感谢你们,太谢谢你们了。”
尽管造血干细胞捐献一直遵循双盲原则,但宋医生还是在允许的范围内,向池鹤透露了一点病人的信息。
是个八岁的小女孩,据说特别聪明懂事,也很早慧,曾经跟爸爸妈妈说不治了,希望他们再生一个健康的宝宝,但是她父母舍不得,于是一直坚持到现在。
“所以真的非常感谢你愿意伸出援手,这是挽救了三个家庭。”宋医生有点激动地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