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明花有主+番外(285)
“姜叔, 余叔, 还有刘大哥,以及各位乡亲, 以后去县城,一定要到家里坐坐,常联系。”郑三斗一一拜别。
他从城里回来,在这里生活了五年,现在要走了,心里还挺不舍的。
众人纷纷点头,都说有机会一定去,然后朝他摆摆手,看着他上车,将卡车开出村子,一路向北。
姜宝泉久久没收回视线,“看来明年的订单是没了。”人都走了。
“没就没了吧,咱们这几年可都挣了不少钱。”余德邦很是知足。
姜宝泉又何尝不是,想想他家以前过得是啥日子?那房子都快塌了,几个孩子瘦骨伶仃的,老娘病了都没钱买药。
现在住上大瓦房了不说,大儿子还娶了媳妇,家里有上万块存款,想吃肉就能去集上割回来一块,有病也不担心没钱,以前做梦他也想不到自家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
三斗跟明花搬走了他是真不舍,“过些日子起鱼塘,三斗应该会回来吧?”
“你不说我都给忘了,他家在村里还有鱼塘呢。”地租出去了,鱼塘可没有。
一旁的刘忠憨厚的笑了笑,“两位大叔,三斗说了,过几天回来看咱们起鱼塘,再说这离得也没多远,以后想见随时能见到。”
听他这么一说,两人不禁笑了,也不在道上站着,背着手回去了,人家三斗跟明花搬县城去是好事,他们没必要伤感。
松榆县,距离南湾村不过几十里,开车大半个小时就到了。
卡车开进巷子,明花下车拿出钥匙开了大门,郑三斗把车拐进院子里。
大门重修后扩宽了两米,卡车开进来丝毫不费劲,而院子虽然没有乡下的宽敞,也有近百平,院子里铺满了青石板,看着干净又整洁,完全可以用来停车。
大门西侧是个小菜园子,不过现在这个季节,里面已经没什么菜了。
在菜园子北加盖了间小平房,里面放着煤炭柴火,农具筐篓之类的东西,大黄的狗窝紧挨着小平房,郑三斗特意用砖头垒的,还在里面铺了旧垫子。
从车上跳了下去,大黄在院子里四下巡视了一圈,就被郑三斗重新拴上链子,老老实实的趴进新窝里。
“它还怪听话的,在车上也没闹。”等郑三斗把鸡狗安顿好,明花才牵着双胞胎进屋。
双胞胎不是头一回来新家,一点不陌生,进门自己换好拖鞋就去玩了。
郑三斗手上拎着袋子在后面跟进来,“狗通人性,知道咱们带它搬新家,怎么会闹呢。”
张明花洗洗手,上楼把袋子里的衣物摆放好,下来就进了厨房。
厨房在客厅对面,有十二三平,靠墙是两扇窗户,她习惯用土灶,就让郑三斗在靠里侧的窗下砌了个灶台,只不过灶上放的铁锅比乡下用的要小几圈,看着还挺精致的。
至于柴火,当然是从乡下拉过来的,乡下那边的除了几样笨重的家具跟少许碗筷基本都搬过来了。
张明花先用大锅把饭煮上,然后一会儿用煤气灶炒菜。
城里现在很多人家都用液化气了,当然更多的还是用煤炉,这些家里都有。
“明天去早市看看,买些菜。”搬新家了,要摆暖房酒的。
“要不明天上饭店定几个菜?”
张明花笑了,点点头,“也行,不然我一个人可有的忙了。”
暖房酒她跟郑三斗没打算请太多人,就是她娘家,七叔家,魏乾一家还有沈叔,在一起热闹热闹就好。
吃完午饭,他们就拿着之前准备好的点心跟糖果去拜访左右邻居。
这条巷子里一共有九座院子,都是明花家这种独门独院两层的小楼,她家在巷子里面数第四家,此时正值十月一放假,每家基本都有人在。
他们挨家登门拜访,客套几句,送上见面礼便退出来,并不多打扰。
能住在这条巷子里的非富即贵,最差也是祖上传下的,家里都是工人,大家又是初次见面,都很和气,拜访的事很是顺利。
当然郑三斗对这些人早了解过,并没有口碑太不好的,具体怎么样还得以后慢慢相处才知道。
次日上午,还八点不到,魏乾一家就来了。他们家就在明花家这条巷子前面隔着两条胡同,非常的近。
顾兰进来就直接问道:“明花,还有什么活没干吱声,嫂子帮你。”
该准备的明花都准备差不多了,她五点就起来了,“嫂子你坐会儿吧,没什么活了,郑三斗说从饭店定几个菜。”她说着摸摸瑞瑞的头,小家伙六岁了,已经上育红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