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后妈女配后,我把霸总拿捏了(667)
一枚银元宝不过一个耳机大小,做工精致,底下还刻了昭王宫专用的自用,元宝通身雕刻祥云,即便是不用来在昭王宫里花用,拿回去也可以做个纪念品。
事实上,博主自己就当着镜头的面,拿了一枚元宝和一枚铜板,明确说了要做收藏。
这之后,网友们就见识到了「唧唧复唧唧」在昭王宫里学这学那的全过程。
一开始,「唧唧复唧唧」还有些矜持,只一个掐丝技术就学了一天。
到了后来,当年年轻人“见异思迁”的本性暴露无遗。
经常是前脚被轻烟阁的古典美女们跳舞吸引过去,后脚又被隔壁的杂技相声转移了注意力。
一会儿去那个院子里学唱戏,吊嗓子学劈叉调整体态。
一会儿去这个院子学雕刻,敲银质首饰,盘陶器瓷器。
上午去量体裁衣做新的宫装裙子,下午就跑去学骑马射箭。
整个视频的后半段,简直就是网友在借着「唧唧复唧唧」的镜头,亲身体验了一回昭王宫里到底有多少好玩的地方,有多少值得人来亲身体验一下的项目。
要说起来,这些项目大多都不是独一无二。
但以前,从没有哪个地方能讲这些项目整合在一起,不仅是整合,还是Plus版本。
这里教授的所有项目,要么是专业院校出身,要么是非遗传承者。
而在这里,学这些东西要花费的费用,不过是几十到一百左右。
虽然说是学,其实大部分网友都清楚知道,这种旅游性质的“学”也不过就是一两天的功夫,根本就学不到什么真本事。
但相对的,昭王宫里这些老师傅们,这些老匠人们,也都没有一个说,一个游客只能上几节课的话。
也就是说,如果有人真的想学,完全可以每天都去。
权当做是上少年宫一样,每天交一点钱,学会这门手艺。
这些可都是非遗技术!!
是即便是已经没多少人日常会穿戴使用,也能在社交平台注册个账号,靠这门手艺吸粉带货的手艺!
更何况,这些年来,汉服热越来越盛,这些顶尖手艺制成的首饰衣物,哪一样在网上卖,不要卖个几万的。
而现在,这些竟然就这么光明正大地摆在这里,等着所有人去学习!!
一时间,全网多少簪娘,多少妆娘上了心,琢磨着买一张票去学一下,权当是进修了,这还比正经进修便宜多了。
一连串节奏飞快的学习内容后,视频内容终于到了晚上。
又是叫人眼花缭乱的各色项目,从各色彩灯,到河里的河灯,再到打铁花,糖画,皮影戏,等等应有尽有。
一直到最后十一点半的烟花秀,一切尘埃落定般归于沉寂。
【呼……谁敢信,我竟然屏住了呼吸看完了视频后半段!!】
【艹!太美了吧!想去!】
【我是大学生,@陆氏集团@龙耀建筑@越夏工作室,门票送我!】
【竟然还有捏面人!感觉只在小时候看到过,长大后再也没见过了!】
【哈哈哈竟然还有这种老式的爆米花!小时候总是又害怕又盼着来。】
【这个吹糖画的老师傅手艺是真的好,齐天大圣吹得好像!】
【我去,这个铁花打的真好!恍惚感觉比烟花更刺激!】
但凡人,大概都是追求刺激和新鲜感的。
尤其是这些年来,随着华国在国际上的地位逐渐稳定,华国热,复古风又重新在这片土地上兴起。
多少年轻人开始喜欢穿各色汉服,梳起各种繁复花哨的发髻,开始喜欢追逐那些已经在现代社会逐步消失的古老技术。
一些非遗传承人在十年前,除了一个非遗传承的名头,和每个月固定的补贴,基本上没有什么年轻人关注,找徒弟也只能找缺钱的同乡后辈。
而这些年来,却已经逐渐有感兴趣的年轻人主动找上门求教。
加上这几年来各种社交平台越发活跃,不少古老技术的传承人都开了社交账号,靠自己的手艺吃饭。
但这些能靠着手机在社交平台吃上饭的毕竟是少数。
华国人太多了,也太多古老技术面临失传了。
甚至好多技术根本就不为人所知。
物价上涨,靠着每个月固定的补贴,大部分传承者的日子也不好过。
如今,借着昭王宫的名头,传承者们拿着固定的不算低的基本工资,还根据游客的反馈拿绩效奖金,日子有了保障, 也能有更多的时间去考察徒弟。
对于那些对古老技术有兴趣的普通人们,也终于有了靠谱的途径去结实这些老匠人们,甚至还能花一点小钱, 慢慢从中挑选自己最喜欢的技术进行学习。
而昭王宫也能借此机会,和全国那些古城古镇,影视基地,划分出不同来,吸引更多的不同目的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