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八零九零年代+番外(134)
小姑娘叫来娣,这名字让沈杨青想起了自己的妈妈,不由得觉得好笑。
都什么年代了,还有人取这么土的名字。
“可是不是说不满十六岁不能工作的么?你这样算是童工呀。”
“哎,我们那里很多人初中没毕业就出来工作了。十六岁都可以生孩子了。”
来娣好奇地看着沈杨青把衣服一件件地从行李箱里拿出来。她看不懂牌子,只觉得料子很不错,随便哪一件都比她平时穿的要好。
“你吃不吃?”
沈杨青拆开一包薯片,递到来娣面前,来娣笑着说你来打工还带着些啊。
“我还带了漫画书呢。你要不要一起看?”
她的零用钱几乎都用来买漫画书和言情小说了,还有各种文学、时尚杂志。平时在家里她不敢让妈妈和外婆看到,只好打游击似得到处塞。到了这里可好了,可以大大方方地看了。
“我要看的,我最喜欢看讲霸道总裁的小说了。”
来娣眼睛一亮。
两个小姑娘于是并躺在床上一起看书,唧唧咕咕聊得不亦乐乎。
第二天正式上班沈杨青终于有一点点感觉到了做工的不易。她平时在教室里可以一坐就是五六个小时,老师让下去上体育课她还不情不愿拖拖拉拉。结果在缝纫机前坐了不到四十分钟她就受不了了。更不要提她不只是干坐,还要车布料。
“不合格,都不合格。只有两件勉强可用。”
小工班的班长拿起她车的成品,大摇其头,“1783,你这样可别说拿工资了,恐怕还要倒贴给厂里原料费。”
1783 是沈杨青的工号。
车间里没有名字,只有工号。每个人面前都放着一个蓝色的塑料筐,筐子上印着白色的工号。服装厂按件计费,沈杨青出工一个礼拜,赚了大概不到十块钱。
在食堂吃饭已经用掉将近一百了。
她一开始以为是妈妈故意找人刁难她,结果双凤姨妈说她妈妈这段时间都在杭州参加交流会,没来过厂里。她还说要是干不下去就算了,她办公室里有空调有电脑,实在不行送她回上海也可以。
听到她这么说,本来还想着要不要回去过剩下几个礼拜暑假的沈杨青立即倔脾气发作,表示自己一定要好好磨练技术,绝对不会再做出次品来。
“跟她妈一样倔。”
双凤看着小姑娘的背影直摇头。
沈杨青回到车间,夜班的工人正在上班,其中就包括那个一开始和她颇为谈得来的来娣。
不过也只是一开始谈得来而已。
很快这些年轻的女工们发现这个小姑娘和她们格格不入,不仅在于她的上海口音,还有她价格不菲的内衣以及头饰。有个曾经在商场里打过工的女孩子说沈杨青的头上一个蝴蝶结抵得上她们做五十件衣服的工费。
在沈杨青不知道的时候,谣言在年轻的工人之间蔓延开来。她们当然不会想到她是总设计师的女儿,老板的干闺女,她们猜想她是被哪个大老板包养的二奶。
要不是众所周知本公司的老板是个风风火火的女强人的话,她们大概会毫不犹豫地把她指定为双凤老板的小三。
女孩子们纷纷开始疏远她,在她听得到又不是能听得很清楚的距离小声说她的坏话。沈杨青对此毫无办法,她尝试过请她们吃零食,看小说,甚至在难得的周末约她们出去逛街——这些在学校里无往不利的手段此时却同时失效。
她们乐于见到她不断地重复失败,甚至开始猜测她还有几天会被开除出工厂。
沈杨青捡起一块废布ʟᴇxɪ料练习走线,她在家里的时候也见过妈妈在工作台车布料,裁衣服。一样的事情妈妈做起来是那样地流畅,简单得宛如刀子破开镜面似得蛋糕,一切仿佛水到渠成。
她不明白怎么同样的布头到了她手里就滑腻的像是一条刚从水里捞出来的鱼,它有自己的思路,缝纫机也有自己的想法。它们犟头倔脑,南辕北辙,就是不听她的指挥,胡乱踩做一气。
“手要这么撑住,注意推送的角度。”
一条胳膊从右边横出,把沈杨青吓了一跳,接着惊喜地发现原本桀骜不驯的布料这次总算跑对了方向,完美地车出一条比小拇指稍微窄一点的线条。
“啊,是你。”
沈杨青认出了他,是他们隔壁一条生产线的小队长,姓姜,公号 829。
姜队长虽然是个男人,手艺却是他们当中最好的,出品率高,走线漂亮,手脚又快。车间的门口挂着一块小板报,上面很挂一面在沈杨青看来土得没边的卫生流动红旗和一块“本周之星”的牌子。
牌子上除了有姜楠的公号和名字,还有他的半身照片。来娣告诉他,姜楠已经做了将近一年多的“本周之星”了,是所有女工们心中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