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八零九零年代+番外(1)
她的八零九零年代
作者:一山复一水
女性小说家庭故事职场女性成长逆袭励志年代年代爱情
字数220,130阅读139,887加入书架1,116推荐票874
简介:
八十年代潮起潮落,上海旧式里弄里,三个女人走到了人生的岔路口。
选择家庭,还是活出自由的人生?
她们爱情和生活的尽头又在何处?
人物设定:
女主杨巧娣:性格坚毅,逆袭求生
男主戴家宝:温柔善良,尊重女性
配角双凤:热烈大胆,野心勃勃的女孩
配角亚非:冷静自持的女秀才
第一章
一定要逃出去!逃出去!
当杨巧娣被她的丈夫沈庆生抓住头发往墙壁上撞的时候,她的脑子里重复想着这句话。
巧娣是第三代上海人,家住上海市中心老城厢旧校场路,祖籍宁波奉化。清末那会儿杨老太爷携家带口来到此地,凭着一手过硬的剪裁功夫在上海扎根,生儿育女,甚至拥有了自己的产业——一爿位于弄堂口的裁缝铺。
宁波裁缝在上海惯有口碑,被称为“红帮裁缝”,以制作男式西装闻名。杨老太爷的裁缝铺名叫“宝丰翔”,客户从洋行文员到学堂的教书先生都有,甚至有人慕名从苏州赶来定制西服。
据巧娣的姆妈说,当年杨家有钱到什么程度呢?
杨老太爷给人做两套西服的钞票就可以去城隍庙的银楼里打一只赤金的戒指。每次打好一只戒指,老太爷就把它交给杨老太太,老太太也不当个什么东西,转手往床头柜上放着的掐金景泰蓝小唾盂里一扔。
随着“哐”地一声,戒指与罐口碰撞发出一声清脆的撞击,杨老太的心也跟着愉悦了起来。
等装满了一整盂,杨老太就搬出藏在红木架子床下面的小藤篮,把戒指一股脑地倒进去,然后往床底下一踢,藤篮再次和那些破布头,烂瓦块混在一起。
这就是宁波人的精明之处,什么金圆券银圆券都是假的,美金也信不过,只有真金白银才是真道理。别看这些戒指有的大有的小,参差不齐不如金条来的正气整齐,乱世的时候可不是人人都敢收金条的。这些戒指好出手,银楼、兑钱所、当铺都乐意收,最方便逃难的时候随身携带。
只有逢年过节,杨家大扫除的时候,杨老太才会把藤篮从床底下拖出来,一脸自豪地跟儿子福根说,这些都是你将来讨媳妇做人家的本钱,姆妈阿爸只有你一个儿子,将来裁缝铺也是你的,你要用心跟阿爸学技术,多多认识上海滩的显贵,把铺子一代代传下去。
几年之后,日月变新天,资本家的上海变成了红色的上海,洋行没有了,教书先生也不再穿西装,杨家裁缝铺遇到了第一次危机。
好在人不管什么时候人都是要穿衣服的,西装旗袍没有客源了,那就改做中山装、工人服,还有从苏联老大哥那边传过来的大花裙子布拉吉。儿子福根二十出头,脑子快,手脚也活络,很快让裁缝铺子成功转行。裁缝铺的名字也与时俱进,从“宝丰翔”改为了“向阳红”。
杨老太爷看到福根如此有出息,心满意足地退居二线,把首席裁缝的位子让给了他。平日里只是偶然去店里转转,指导指导小徒弟,轻易不再出手。
都说成家立业,福根的“业”是立住了,下面就是讨娘子生儿子了。
弄堂里谁不知道杨家家大业大,哪个姑娘嫁进他家去,那真是一辈子不愁吃穿了。一时间媒人踏破了门槛,杨福根东挑西拣,选中了一个同样祖籍宁波的姑娘,也就是杨巧娣的姆妈做媳妇。
新人嫁进来几个月肚皮就大了起来,杨老太爷和杨老太乐得笑不动,想着抱了金孙这辈子也算值得了,谁知道天不从人愿,而且不是一般的不从,是非常地不从。
杨巧娣作为家里的老四,上头有三个姐姐,分别是迎弟、盼弟和望弟。她姆妈生到望弟的时候老太爷就等不下去,病入膏肓了。杨老太爷死之前拉着福根的手,指着儿媳妇的肚皮说,这个无论如何都要是个儿子,将来继承他家的裁缝铺,不然他死都不瞑目。
老天爷让没让他瞑目不瞑目,杨巧娣不知道,反正她姆妈每次提到这一段往事的时候都会忍不住流泪,觉得是自己肚皮不争气,没有给杨家留后。
巧娣作为生在红旗下,接受过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四有新人”当然明白这生男生女都是男人决定的,就算是不争气也是他爸爸不争气,跟她妈有什么关系。
每次她只要这么一说,她姆妈就板下脸来,说你不要觉得自己读过两年书就瞎七搭八胡说八道,被你爷爷听到当心他上来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