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后小可怜带飞八零姐姐团(46)
小细芽是个很自律的小淑女,所以那样的黑历史,只允许一次。
尿完了,邬奶奶就给她擦擦小屁屁,穿上衣服,出门洗小脸蛋,然后喂她吃米汤。
小人即便每天都是寡淡的米汤米糊,还是百吃不厌,每次吃饭,都特别积极热情。
小嘴吧嗒不停,恨不得把小脑袋埋碗里。
吃饱喝足,就被邬奶奶带到了后院,放在铺了稻草和草席的地上,让小米小姐姐看着。
邬奶奶带着送完饭回来的大麦小麦和大米捡荒地里的土疙瘩,石子树根这些。
土块都是赵莲抽空翻出来的,她把费力气的活做了,剩下的细活邬奶奶带着孙女做也不累人。
后院这块荒地还挺大,就是杂草杂树太多,前些年没工夫收拾,只能让它一直慌在这,怪可惜的。
地里有挖出来的蚯蚓,捡石子草根的时候,都会捡一块,到时候剁碎了,拌些米糠,和不多的白菜叶子,拿去喂小鸡鸭。
农家日子,没什么惊天动地,就是这些日复一日的劳作。
惊蛰过后,温度像是坐了火箭,直线上升。
春耕开始不过半个多月,山间田地就已经披上了绿衣,退却冬日冰寒,迎来春日生机盎然。
被拘在家一个冬的崽子们嗷嗷的往外跑,漫山遍野的开始疯玩。
大麦小麦也不列外,她们倒不是疯玩,每天出门,都是带着任务的。
姐妹俩每天早上起来,帮着邬奶奶收拾好家里,然后赶着鸡鸭出门,让它们去外边找食。
邬家现在的屋子,并非邬家祖屋。
邬奶奶也不是土生土长的大狼生产队的人,她是嫁过来的外来媳妇。
当年的金家祖宅修建在县里,五进的大宅院,十分气派,如今已经充公,成了城里人的公租房,被分得七零八落。
邬家的祖宅在大狼生产队位置最好的中间地段,是邬爷爷的爹娘,花费一辈子心血建起来的青砖大瓦房,一进的小院子,十分温馨精致。
建成之初,还惹红了不少人的眼。
随着金家出事,邬爷爷身死,邬奶奶和邬博就被赶了出来,住到了现在的屋子。
邬家祖宅也充公了,成了现在的生产大队办公室和粮仓。
金邬两家当初出事,到如今,已经经历了好几任村干部,所以邬奶奶一家对王山贵没有怨恨。
但对曾经那些对他们孤儿寡母落井下石的人,却无法释怀。
如今这屋子当初是一户外来人家的,村子排外,没让他们在村子里建,就建在了这里。
屋子很偏,周围没什么人家,离后山近。
后山脚有一片杂树林,穿过林子有一条碎石小溪,溪水从山上流下来,绕着林子边缘汇入村子外边的大河里。
邬家的鸡鸭就赶去那,让它们自己玩。天黑了,又赶回家就是。
家家户户都是这么放养鸡鸭的,只不过其他人家放养的地方不在这。
溪水不过小孩小腿肚深,周边都是稀疏的杂树林和浅滩,没什么危险。
孩子们都爱去那玩。
在小树林里挖野菜,小溪里抓小鱼,捡田螺……孩童的乐趣,是无尽的。
偶尔走得远些,就穿过小溪流,去对面的大山脚。
那里常有人捡柴火,挺安全。
大麦小麦和小伙伴们一般都在那一片,不会走远。
大米小米姐妹俩也想出去玩,奈何她们腿太短,邬奶奶不放心,很少放她们出门。
而且她们也得留在家里,帮忙看着点小细芽。
邬奶奶有时候会忙事情,没办法时时刻刻盯着小细芽,虽然小细芽懂事听话,从不哭闹,邬奶奶也不放心她一个人待着。
小姐妹俩还能顺道给邬奶奶帮个忙,递东西跑腿什么的,小小的人,用处挺大。
这天阳光灿烂,一大早大麦就起床帮着邬奶奶把早饭做好,把院子扫了。
然后吃过早饭又给下地的邬博和赵莲送去。
刚回家,小伙伴就来约她了。
第34章 换菜苗
“大麦,快,菊花说溪对面山脚那片折耳根能吃了,我们赶紧去挖。”
“好些人都去了,晚了就该没了。”
来叫大麦的是杨小丫,一个十岁的小姑娘,和她嘴里的菊花,是大麦唯二的朋友。
菊花是之前来看过邬奶奶的高秀红家的孙女,叫唐菊花,今年九岁。
唐菊花和她奶奶高秀红一样的性子,十分爽利。
而杨小丫的命就比较苦了,父母在她一两岁的时候去世了,三岁多的时候,爷爷也死了,现在和奶奶相依为命,家里没有叔伯亲戚帮忖,万事都靠她们自己。
奶奶又是个半瞎子,身体不好,挣的工分少,将将够祖孙俩饿不死。
杨小丫和大麦一样成熟懂事,五六岁就开始跟着奶奶一起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