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绔子的穿越历程之五(161)
真要那样的话,皇上能一口老血喷出来。
因此,这个张氏,也就只得过了堂再抓了。先过堂再审,才能服众啊。
不过这回,围观群众走的倒是不多。
这瓜多精彩。一波三折的。听着就爱听,看着就爱看。
以前吧,倒是听说过一些高门大户家里有不少阴私的事,但也只是听说,其实吧,离着平民百姓,还是很遥远的。就是寻常百姓之家,还喜欢讲究家丑不可外扬呢,高门大户,只有把面子看得更重的,一般有什么事,都是家族内部私下处理,拿到明面上来。
甚至有什么丑事,权贵们都喜欢封口,听说狠点的,把知道情况的下人们全处理了也是有的。就算一个圈子里有知情的,也不敢明面上说。
要说高门大户间闹上衙门的,也不是没有,但是不多见,而且基本上都是两个家族之间的对决。象今天这种情况的,少。
今天,他们也算是当场见证了差不多是大兴朝顶极权贵家的阴私了。
这瓜,它甜呐。
再说,围观的这么多人,来都来了,要是现在走了,想再挤进来,基本不可能。等等吧,反正,永安侯府住的应该离帝都衙门不远。
倒不是说大家都知道永安侯府具体位置,不过,勋贵之家基本上都住内城,这也算是常识了。帝都衙门也在内城,应该离得不会太远。再说了,一个内宅女人,又不象男人那样,天南海北地跑,如无意外,或者说,也不会有太大的意外,这个张氏肯定在家。
永安侯和世子就在现场,要是出门的话,他们早就张口了。
在场的人都明白,既然许夫子和刘嬷嬷早就招了,牵出了张氏,那张氏就是瓮里的鳖,跑不了的。现在把许刘二人过堂,就是在走流程,为顺理成章抓捕张氏做铺垫。
当然,永安侯和世子也可以故意装不知道,为张氏拖延时间,但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除了惹得在场的几位大人愤怒外也没啥好处。
只看永安侯世子耷拉着个脑袋,一点精气神都没有,看来连和亲孙子相认的喜悦都没能冲淡他心里的忧愁啊。
围观群众不禁有些感慨。看起来,真是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啊。就拿永安侯府和卫国公府这四位爷来说,从小应该是锦衣玉食吧,生来就站在人生巅峰了。
结果怎么样?
该当笑柄的时候还是要当笑柄啊。当笑柄的时候被人围观还是要被人围观啊。
卫国公府还好说,可以说是被人骗了,可永安侯府呢,直接世子夫人就是奸人呐。永安侯世子,就和这么一个恶妇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直到今天 ,才知道事情的真相。
而且还是和广大的围观群众一起知道的。
不能说最后一个知道吧,但最起码没比围观群众早。
而且还要晚于帝都府的张大人。
一看这架式,大家也都明白,许刘两人的口供,张大人早就拿到了呀。
大家吃瓜吃得兴奋,于是又往德林身上扔了点臭鸡蛋和烂菜叶子助兴。
不过,也有一些来执行吃瓜任务的权贵之家的下人们小声嘀咕了,什么呀,这卫国公府啊,比永安侯府也好不到哪儿去。卫国公的二儿子的嫡女嫁的就是张氏的亲生儿子!
吃瓜群众们又惊呆了。
虽然,今天在吃瓜界,他们也算见过世面了,但谁能想到,这四位爷,在震惊界,也是颇有建树的。
有吃瓜群众好奇就问了,这张氏算是占的卫国公府的嫡女位置吧,张氏的儿子是占的卫国公府的嫡亲外孙的位置吧?、
如果德林搞出这档子破事,周安本该在侯府长大,从小享受侯府的资源,做为继承人长大。但周安被德林奸计弄走了,本该周安享受的,全便宜了张氏的儿子了。
这卫国公府,就不觉得膈应吗?
就是普通老百姓家里,一个人出事了,另一个人从这事中得益了,就算不是另一个人害的,那也说明两人犯冲啊。能离远点肯定要离远点啊。
堂堂开国府,连这么朴素的处事哲理也不懂吗?
卫国公把孙女嫁给张氏的儿子的时候,就没想过外孙和死去的姑娘吗?
有人就爆料了,张氏所出的儿子,现在已经入了翰林院了。卫国公府的三小姐,非君不嫁。
有些围观群众感慨不已,如果这位周大少爷当年没被送走,没被恶人蓄意耽误,没准现在也进了翰林院了呢。
唉!这位周大少爷绝对算是命运多舛,从生下来就让德林给坑得不轻啊。德林老秃驴,真是卑鄙无耻,他们这些吃瓜群众都看不下去了,趁着德林在眼前儿,再给他多投点臭鸡蛋和烂菜叶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