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咸鱼德妃小食堂(54)
淑岚自是知道,这便是回光反照,乍一看像是身体和精神都大好了,其实只是油尽灯枯前最后的余晖罢了。
“是啊,奴婢听说,钮祜禄庶妃今天晨起还传膳,说想喝从前总在娘家府里喝的那种鸡汤,文筝还以为庶妃胃口好起来了,身体也会好起来,喜得跟什么似的,就去叫御膳房去准备了,谁知她出去拿早膳的功夫,回来时庶妃就没了气息……”盼夏也长长一叹。
淑岚只觉唏嘘不已,她虽然入宫时日不长,与钮祜禄庶妃并无甚深交,但也觉得她性子温婉,待人和善。不过是与自己一样,枉作了家族争权夺利的所布的局中的一枚棋子罢了。
慈宁宫。
苏麻喇姑搀着太皇太后从佛堂出来,便见玄烨已经在正殿等候多时了。
太皇太后叫苏麻喇姑给玄烨上了茶,便在榻上坐了,一边捻着手中的佛珠,一边等着玄烨开口。
“皇玛嬷,孙儿此番是为着钮祜禄庶妃之事而来。”玄烨在榻上坐了,开门见山,“皇玛嬷可听说了庶妃薨逝一事?”
太皇太后阖眼点了点头,叹息了一声:“今早,苏麻听了永寿宫的消息后,便告诉哀家了。好可怜的孩子,今日哀家为她在佛前祝祷,希望她能早登极乐。”
“是,庶妃她若在天有灵,必然感沛皇玛嬷之厚爱。”玄烨微微颔首,斟酌着开口道:“只是如今,孙儿有一事不知该如何是好。”
“你说的是,钮祜禄庶妃追封一事?”太皇太后自然知道玄烨此时来找他是何用意,也不与他绕圈子。
“正是此事。”玄烨点点头。
祖孙二人皆心照不宣——钮祜禄庶妃追封之事确实尴尬。若是追封得低了,她背后盘根错节的势力必然会人心浮动,心生不满,甚至猜测宫中是否有所异动,;而若是追封为皇后,那便是趁了他们的意,让他们有了多一重筹码。
而玄烨虽手握了刘院使的证词,心中却有另一层顾虑。
“朝廷此时正是用人之际,前些日子衢州之战大捷,朝中难免有功臣之家要得意忘形,自恃功高,不得不防……而此时又值绞杀耿敬忠这逆臣贼子的紧要关头,若此时使得朝廷人心躁动,军中必定也被牵连,恐怕对朝廷有诸多不利。”玄烨将心中顾虑悉数说了说来。
辅国四大臣之家多年来互相联姻,盘根错节,纵使自己心中不悦,要处置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平三藩的战争已经打了数年,若是在此时机乱了军心,不知这些年多少填进去的人命与钱财换来的功绩便要毁于一旦。
“皇上所虑之事甚是。不过,哀家倒觉得,皇上只需按制追封便可。钮祜禄氏生前虽未正式册封,但份例一直是妃位,如今薨逝,只追封贵妃便足以表达皇上重视其家族之心了。”太皇太后呷了一口茶,缓缓沉声说道。“若是皇上不愿他们一家仗势独大,想要弹压他们的势力,只择另一人居钮祜禄氏之上便可。”
玄烨心领神会,点了点头:“孙儿明白。”
太皇太后这话说得再明白不过:为压制钮祜禄家,只要在抬举他们之时,将佟家抬到他们之上即可。
自赫舍里皇后薨逝后,后位空悬三年,不免招来觊觎;看来如今便是后位之争尘埃落定的时刻了。
年终岁尾,诸事繁杂,平三藩的战事愈发胶着,又有海寇频犯福州,玄烨几乎不是在会见大臣,便是批阅折子,焦头烂额,鲜少来后宫走动。
而后宫事务则更是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才治完钮祜禄庶妃的丧仪,新岁过后,便又要紧锣密鼓地筹备大封六宫的诸多繁琐事宜。
此事,依然是佟格格参与督办,每日忙得脚不沾地。大清入关后,后宫礼制迟迟未定,顺治朝虽有一套后宫的礼制方案,但也只是空中楼阁,未曾真正实施,要想从无到有地建立后宫种种礼制,便要细枝末节都要顾及清楚,反复斟酌裁定才行。
“格格也未免太辛苦了些,若是熬坏了身子可怎么是好。”章嬷嬷一开始还会劝劝,见劝不动,也只好给寝殿多点两盏宫灯,免得佟格格熬坏了眼睛。
“不妨事,嬷嬷还是先去睡吧,我看完了这个就睡了。”佟格格嘴上答着,眼睛却没离开过内务府呈上来的单子一瞬。“这些都是明日一早呈送给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过目的,万万马虎不得。”
章嬷嬷暗自摇头,心中心疼,却不能说什么,再过半月便是钦天监报上的大封六宫的吉日,佟格格几乎忙到了衣不解带的地步。不仅眼下积了淡淡的乌青,要每日叫盼夏用粉细细扫了才能出门;巴掌小脸也生生瘦了一圈。
她虽心中心疼得紧,但也不能再劝。家中老爷将格格送入宫中,就是为了这一天。如今凤位唾手可得,万不可在此时出任何差池。
章嬷嬷站在一旁踟蹰了片刻,还是叹了口气,去小厨房盛预备好的一品桂圆雪蛤汤来,给自家格格补补身子。
佟格格忙得像个停不下来的陀螺,淑岚倒不必为此过多准备。只因这合宫大封的典礼,只有嫔位以上才得以特殊封赏。
至于如淑岚这样的嫔位以下的低级嫔妃,只在典礼当日循礼跪拜磕头便是了。
既然佟格格忙着,永和宫的其他日常事务便要由淑岚来料理。而这所谓的其他事务,便是照料大公主。
大公主见了佟格格尚能老老实实坐下来写字念书,佟格格没时间盯着她,她便像凳子上长了钉子一般,磨蹭着不肯写字。
一开始,淑岚总是以利诱之,今天许她写完字后吃核桃,明日许她写完字后吃糕点。但这招只三五天便不顶用了,大公主又故态重萌,让淑岚也颇为泄气。
在数次恐吓利诱都无果后,淑岚宣告放弃:“大公主,你到底怎么才愿意乖乖练字?”
谁知大公主却嘟着嘴,把毛笔在鼻子下头夹了,瓮声瓮气地说:“宣琬不喜欢写字,天天窝在书房里写字,要不便是背书,可没意思透了。”
淑岚实在不知道大公主的脑子里又在转什么古怪主意,只好开口问道:“不想学写字,那宣琬想干嘛?”
“宣琬想像佟家外祖一样,骑着大马,征战沙场!”大公主说起这话时倒是兴致勃勃,说到兴起,还挥动着手中的毛笔,在眼前的纸页上甩了一串墨点儿。
淑岚不由得扶额:想必是章嬷嬷哄她睡觉时,把佟家祖宗几辈的光辉事迹拿来当睡前故事将给大公主听了,听得大公主是无心学写字,只想骑大马,练弓箭,上战场,像佟家几辈祖宗一样当大将军,威风凛凛。
“可是,佟家外祖可不光是只有宣琬看着的那样光是威风骑大马就够了的。”淑岚耐下心,用哄小孩的语气开始教她。“佟家外祖小时候呢,也要辛辛苦苦念书写字的。”
“真的吗?”大公主一脸狐疑地看着淑岚。“可是淑岚姐姐又没有见过宣琬的外祖。”
“真的,真的。”淑岚露出绝不骗小孩的正经神情:“若是做了大将军,却不识字,那岂不是行军打仗时连地图都看不懂?”
大公主闻言,立刻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宣琬知道了!宣琬会好好学写字的!”
淑岚心中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有一种糊弄小孩的罪恶感。她看着大公主踌躇满志地铺开一张新的宣纸,用饱蘸了墨汁的笔在纸上认认真真地写字,心中只期盼大封六宫的典礼能快点过去,自己实在是不擅长带小孩啊。
作者有话说:
第40章 甜食
康熙十六年, 春。
新岁已至,不知不觉便到了钦天监算定的大封六宫的良辰吉日。
佟格格此番自然是入主中宫, 封为皇后。而其他诸位庶妃, 玄烨也择了其中七位满军旗庶妃封为嫔位。
除了膝下有子女傍身的马佳氏封为荣嫔,那拉氏封为惠嫔之外,入宫不到两年的郭络罗庶妃也在其列, 封为宜嫔。之外的四位,安嫔李氏,敬嫔章佳氏, 端嫔董氏,僖嫔郭络罗氏, 皆是虽无子嗣,但念在康熙初年便入宫侍奉, 便也居于此次册封的七嫔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