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别送玫瑰了(44)
潘望秋和今天的摄像都没有跟这户家庭第一次采访,因此并不知道秦如风在说什么,李树民和秦如风你一言我一语地为其他两人还原了当时的事情经过。
第一次为陈大姐进行募捐的时候,慈善机构的人就联系了电视台,表示要同往。
交接这件事的是李树民,他那时满心欢喜,以为可以为陈大姐家多筹集一些善款,非常爽快地答应了。
结果那一次慈善机构的人呼啦啦地去了一车,带去了牛奶、冲泡麦片、八宝粥、花生牛奶等等对这个家庭来说完全没有用的东西。
陈大姐家需要的是治病、还债、读书的钱,或是粮油一类的生活必需品,而非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看着慈善机构一箱又一箱地往屋子里抬东西,李树民和秦如风的眉头不约而同地皱了起来——那些人但凡上点心,都买不出那些东西。
聊到这里,秦如风冷笑一声:“他们就是用那些钱买头猪都比送那些罐头实用。”
李树民接下去说:“慈善机构十个里九个有问题,但是他们要是能做点实事,我也愿意配合他们。”
中年人的眼睛里没有少年人那么容不下沙子,他们可以做到明知对方的目的不纯,但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去成全对方。
“他们要曝光、要名声,但实事一件也不愿意做。”李树民说,“既然这样,我就偏不让他们如愿。”
那一次对陈大姐的采访结束后,按照安排,李树民应该对慈善机构的人进行采访,宣扬所谓的社会爱心人士和正能量。
而最终那个采访对象成了秦如风。
秦如风自从大学毕业后就开始对口援助山区的贫困女孩,那时她的资助对象正好考上了大学,她正在物色新的资助对象。
她早在采访的前一天就翻看了两位女孩子的资料并做了决定,在她们成年之前,她们的学费和杂费她包了。
秦如风跟李树民说过这件事,李树民便放弃了对慈善机构的人的采访。
秦如风不爱出风头,但自己的师傅有要求,她还是带上口罩接受了采访。
那天从陈大姐家出来后,秦如风和李树民看着慈善机构的领头人黑成碳的脸色相视一笑。
但那人偏偏还要装作大度的样子,找李树民要了秦如风的微信,这才有秦如风对陈大姐家的二次拜访。
李树民笑着说:“如风本来让我们在播出的时候截掉她的脸,我说你做的是好事,又不是犯罪嫌疑人,干嘛遮遮掩掩的。后来我们商量了好久,如风非要戴口罩才肯接受采访。”
秦如风摆摆手,表示不想再说这件事,她勾了勾嘴角:“说点有意思的,那个负责人真的把我当傻子。每次有募捐消息都会在朋友圈@我,或者直接发消息告诉我。连街边的乞丐回不了家也要拍张照片告诉我。”
“我看那个乞丐有手有脚,也不病不弱,但凡人不懒去搬两天砖也不至于没有路费回家。”
“我那天采访的时候都说了,我只资助上不起学的女孩子,其他人怎么样关我什么事。我又不是菩萨,还指望着我普度众生吗。”
车内短暂地陷入了岑寂,李树民转头问潘望秋和摄像:“中午我请客,你俩也来?”
摄像毫不犹豫地同意了,潘望秋想了想也点了头。
潘望秋点开微信,给卫恕发去一条消息:今天中午不回去吃饭。带我的老记者要请客。
卫恕回:我姐也去?
潘望秋回:嗯。不知道是我认错人了,还是她改名了。
卫恕回:叫什么?
潘望秋回:秦如风。
卫恕回:到地儿给我发定位。
电视台正好到了,潘望秋收起手机跟众人一起下车,略去归还仪器的过程不说,众人去往了电视台附近的一家海鲜酒楼。
餐间宾主尽欢,吃完饭后一行人在酒楼大门口互相告别,摄像和李树民先行一步,他们要回到台里取交通工具准备回家。
潘望秋定位发出后卫恕再也没有回复,他以为卫恕忙着店里的事没看消息,正打算改天找李树民要个秦如风的微信,满足卫恕想见秦如风的愿望。
摄像和李树民刚离开,潘望秋就看到卫恕从酒楼边隐秘的角落里跑了出来,追上了秦如风,在对方面前喊了一句姐。
潘望秋怕两人擦出什么火花来,也快步跟了上去。
“姐,给我一个机会,聊聊好吗?”
秦如风的眼神在卫恕和潘望秋之间逡巡,半响才笑着打趣:“你俩还在一起啊?”
这么说就是认了自己的身份了。
卫恕借机抓住潘望秋的手:“对,还在一起。”
潘望秋低头看了一眼两人交握的手,没有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