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少年+番外(98)
陶国庆没有再挣扎,垂头丧气地转身进了押送车,叮铃叮铃的手铐声在众人之间突兀地响着。
陶之源把他们送上了回家的车才算是放心下来,转身走到附近的公交站台,过了一会儿又坐上了驶向青云高中的公交车。
回想这大半年像做梦一样,父母离异,遇见了很好的朋友和爱人,亲手把自己的父亲送进监狱……
他觉得自己很累,不知不觉就在公交车上睡着了。
再醒来的时候刚好下一站是目的地,有时候他会感叹上天真的不公平,什么糟心事都能让他遇见,有时候有无限感慨自己很幸运,公交车上睡着也不会坐过站。
总结来说,命运真的是个奇怪的东西。
他在门口下车,抓紧了外套跑回寝室,北方的五月还是很冷,天气时好时坏。或许是为了应今天的景天上乌云密布,雨水却迟迟不下。
他前脚踏进寝室楼,后脚就开始下雨,还是倾盆大雨的那种。
就说吧,
自己的是真的很幸运。
“今天的雨下得好大啊,天气预报说会下十八个小时,还好今天是周末。”周末的下午他们有晚自习,这时候的住宿生大部分都已经回来了,贺正坐在下铺有一搭没一搭地晃着小腿,“同桌你没被淋到吧?”
陶之源脱下了外套,冲他摇了摇头,“我刚进来就下大雨了。”
贺正扑哧一笑,“那你是老天的幸运儿。”
“确实。”陶之源微微颔首以示赞同。
他划开手机第一时间点开朋友圈,孙浙十分钟前发了一条。
今天会下雨,出门带伞。
陶之源手指在屏幕上飞速乱点,然后也发了一条朋友圈。
没淋到,回来才下雨。
他早就知道孙浙不会走高考这条路,所以六月七八号对他来说也没有任何意义,最多算是高考倒计时一周年纪念日……?
孙浙最近的地址都显示是在北京,他猜他已经踏入了自己的理想学府,在数学与奥数的海洋里尽情挥洒自己的热情了。
而他的二等奖在B大这种顶级学府面前并不罕见,但是也拿到了B大的降分录取名额。
在和法律打交道的这几个月,他慢慢发现自己对那些所谓冰冷的词条有了莫大兴趣,现在的他拼尽全力挑灯夜读,为的是自己的理想专业。
……
斗转星移,日夜变迁,转眼又是一年毕业季。
只是这次的主角变成了陶之源,在走出高考考场的那一刻,他就知道曾经遥不可及的B大近在咫尺。
这一次,终于是他走向孙浙了。
在无数次凌晨的自习室里,他看着数不胜数的试卷几近崩溃的时候,都会翻开孙浙的朋友圈。
奋斗目标,日常生活,最近的研究课题,孙浙像是复制生活一样发在朋友圈,事无巨细。
他无数次怀疑自己自己到底在做什么,在看到胸口那个幸运符的时候又恨恨骂自己,为什么不相信那个始终义无反顾奔赴的孙浙。
坠落的梦想重新燃起,拿起笔的下一刻,陶之源又能投入写题的海洋里。
贺正说在高三这一年里就没有看过陶之源没有黑眼圈的样子,他只是一笑了之。
舒蕾看着他明天最早来教室最晚离开,心里的感慨也颇多,陶之源依旧不置可否。
那一年的盛夏,陶之源成为十年来第一个考入B大的大学生,镇里响应当地政策,奖励了十万元作为大学生补助金。
村里人都不信知识可以赚钱,事实上真的可以,比如说他。
陶之源在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来不及拆开就马不停蹄先地拍了一张照片发到了朋友圈。
孙浙过了两个小时才发了一句话出来。
我知道,我爱你。
……
九月一日,B大新生报到日。
陶之源拿着通知书里自带的学校俯瞰图在门口摸索着前进。
“计算机系的师弟师妹们,报到处在这里!”“汉语言的小可爱们看过来!”“医学系的同学们在这里报道……”
他挤在人流里,终于在各大系的呼唤中找到了法律系的报到处。
“学长,法律系是在这里对吧?”
桌子旁穿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已经忙不过来了,但是看见他还是依旧热情,“学弟,是这里,先把这张表填一下吧。”
他正坐下填表的时候,身后有两个女生路过。
“确定是今天他们回来吗?”
“当然了,我数学系的好朋友告诉我的,奥数队今年参加国际建模团队赛得了二等奖,孙浙学长还得了个人一等奖呢。”
“这么厉害!那个奖项的含金量很高吧?”
“是啊,他才大二就这么有天赋,大家都猜测他没准有望继承陈院长的衣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