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小子(7)
陈林虎,意思就是陈兴业和林红玉健康的小老虎。
在陈林虎刚开始学字的时候,父母就把“虎”这个字吹得十分夸张,小陈林虎甚至一度树立起自己是猛兽之王的错误认知,并在幼儿园开始就四处宣扬自己名字的来历,享受其他人羡慕的目光。
直到陈林虎上了小学,第一次学到“照猫画虎”这个成语时才犹如雷劈般清醒。
猛兽之王在一堂成语课后陨落了。
甚至在此后的许多年,陈林虎一想起自己曾经的炫耀言论就会尴尬得睡不着觉。
那天起,陈林虎决定要当一个少说话多做事的人。他在成长的途中接触到一个论调,“成熟稳重才是成年人的行事风格”,并且因为这段惨痛往事而觉得此言有理,一直默默践行,久而久之也就成了习惯。
这个习惯确实给了他不少实惠,让他能在陈兴业和林红玉争吵冷战乃至离婚分道扬镳时保持外表平静。
还能在打架时因为少说废话而抢占先机。
但也在高中的时候没少招惹麻烦。
不过张训应该不在这些麻烦的范围内,他笑完了,就继续扯起别的话,并不介意陈林虎只用单调的音节回答。
“这几天都是晴天,”张训发动小电驴,两人又齐刷刷地缩回腿,张训的声音慢悠悠从前头传来,“适合去新地方生活。”
陈林虎紧绷的嘴角松下,回答道:“嗯。”
去新的地方生活。
-
文化宫家属院已经有些年头,院门就是两扇栅栏似的大铁门,大敞四开着,门口坐着个看门的保安,正拿着手机斗地主。
陈林虎提着行李箱往里走,看门的保安头也不抬。
也是,看门嘛,看着门就行了,看人干嘛呢。
陈林虎给自己理顺了逻辑,嘴角勾了勾,余光却瞟见张训还骑在电动车上,跟他一道进了家属院。
“谢谢送我,”陈林虎刚勾起的嘴角迅速压了下去,“回吧。”
张训骑着车说:“这不回着呢吗?”说完一抬手,吆喝了一声,“老严!”
看门的保安把手机从脸前移开,跟张训摆了摆手。
“回吧,”张训看着愣在原地的陈林虎,“人民群众护送您到家门口。”
说完又把陈林虎刚拿下去的箱子又提回了电动车的脚踏板上,电车快没电了,张训下车推着走。
“上门报恩。”陈林虎从震惊中回神,“服务到家。”
“客气,”张训拱了拱手,“滴水之恩,当往死里相报。”
家属院里的建筑还是一九九几年的老房子,靠里的三排建的更早,楼也就四层高,左右两侧各有两栋家属楼,中间是一大块开阔的空地,几个小毛孩子尖叫着从陈林虎面前跑过,在玩鬼抓人。
“你亲戚住哪儿?”张训问。
“三号楼……”陈林虎还没说完,瞅见正对着的一家院内理发店门口坐着几个老头儿老太太。
阳光之下,一颗卤蛋一样的光头正散发着刺眼的亮光。
“那边儿,”陈林虎说,“最闪的那个。”
张训顺着亮找过去,一眼就看到自己房东正坐在小马扎上,边摸着圆溜溜的光头边跟人下跳棋。
没等张训再问,就听见身边的陈林虎喊了一声:“爷!”
老陈头年纪大了耳背,陈林虎这一声就喊得格外响亮。
没想到老陈头声音更大,抬头跟陈林虎一对眼,拍着腿扯着喉咙口音十足地回应:“哎!我的大孙贼~”
张训心里咯噔一声。
喊完陈林虎,老陈头又看见张训,拔高了声音又喊:“张老师!你车上驮了个什么玩意儿?”
现在驮的是你孙子的行李箱,之前还驮过你孙子。
-
老陈头今年七十一,身体硬朗略富态,除了听力已经下降到跟谁说话都很考验对方嗓子的地步外基本没什么毛病。
但也因为这一点,陈林虎跟张训不得不扯着喉咙跟他把事情的前因后果给讲了一遍。
一通狂吼下来,陈林虎用高分贝向除了他爷爷之外的所有人都宣扬了他是怎么助人为乐的,张训也咆哮着让除了老陈头外的所有人都知道他是怎么知恩图报的。
理发店门口的老头儿老太太们都已经开始夸讲的时候,老陈头还支棱着耳朵问:“啥?你俩大声点儿,谁学雷锋?”
陈林虎闭嘴了,他实在没勇气再进行一次自夸性广播。
扫一眼张训,这人倒是一副平静祥和,依旧挂着温文尔雅的微笑,非常具有成年人特有的成熟稳重。
陈林虎正佩服这人,就瞧见张训搭在电动车车把上的手指正挖着一处缝隙,抠得十分用力。
老陈头在周围人七嘴八舌的解释下终于听明白了,拍着陈林虎的后背吼道:“虎子,干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