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小三儿+番外(40)
沈示的眼睛眨了眨,觉得自己还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洗碗有什么好争的?以前在沈记吃饭也没见晏白青有这特殊爱好。
“不想和她们一起。”晏白青见他一脸欲言又止,随即补充了一句,“烦。”
沈小二恍然大悟,原来还是不想和其他同学单独相处!
他没感觉自己悟错了地方,居然还歪打正着:“那不跟她们去了,我陪你去好吗?”
两人的想法根本不在一个频道,却莫名地衔接上了,晏白青的脸色这才放缓了:“好。”
最后沈示还是让两个女孩子歇着,带着晏白青亲自去河边刷锅了。看着他笨手笨脚地往锅里倒洗洁精,沈示有点发愁,觉得想让晏少爷交上几个朋友,还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考完试的周末是最轻松短暂的。两天后,月考成绩发了下来,排名近六百的晏少爷重操旧业地把第二名吊起来鞭打,班主任太太那一颗七上八下的心终于落回了胸口。
后来太太渐渐发现,晏白青上课转笔、发呆、看课外书都是假象。他看起来和课堂格格不入,但偶尔抬起头,目光散漫地看向讲台,老师就得心里一“咯噔”——定是刚才哪里讲错了。
太太始终坚信成功需要付出“99%的汗水”,并且把这句话当成自己的座右铭,直到晏白青成为他们班的一员,他才第一次真正感受到那“1%的天赋”有多重要。
他每天晨昏定省地写着观察记录,又很快发现了另一个秘密。
当晏白青把所有学习的压力放在耳朵上的时候,他的目光总是有意无意地落在同一个地方,停留十分钟、半节课,甚至更久。
把自己当成窗花一样贴在窗户上的班主任,数次调整方向、计算距离、预估视线,最后得出了晏白青是在看程颖,以及晏白青是为了程颖才来到这个班的错误结论……他突然想起了自己高三还在谈恋爱且拉都拉不住的女儿,一时心绪难平。
于是,他操心完晏白青的成绩,又找到了全新的操心方向。
预防早恋,从我做起。
然后这个班主任就干了一件自以为非常正确的事——他给那仨桌子人换了座位,把最后边的晏白青换到沈示边上,程颖和王子易放后面当同桌,沈枭航被夹在中间,莫名就成了一个被集体抛弃了的孤家寡人。
第31章
沈示对班主任换座位的决定虽然有些奇怪,但也没做太多解读。晏白青则像是路上走着走着就被人在嘴里扔了块肉的大金毛,十分愉快地接受了这个意外之喜,几乎要把尾巴给露出来。
沈示这次月考成绩排名要比上学期的期末考后退了一些,强项科目基本上都还过得去,其他简直惨不忍睹,尤其是语文,已经一脚滑进了不及格的深渊。
晏白青对此非常不理解,他认为只要是个会说中文的中国人,语文怎么都不应该低于120分。连同一多半考生一起被开除国籍的沈示不想理他,一把拿过晏白青的语文考卷,顿时被金光闪闪的分数和差点满分的作文闪瞎了狗眼。
跟年级第一当同桌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如果当年也有知乎,沈小二肯定能写出满分高赞长篇大论。
他将试卷双手奉还,又听见年级第一问:“你历史错的七道选择题改好了没?”
沈示无言,这人就发卷子的时候多看了自己一眼,怎么就让他记下来了?
“第一题就错了。”晏白青见他不回答,又继续向他彰显自己超凡的记忆力,“《南京条约》开的通商口岸没有南京,你怎么每次都选错?”
“我哪有每次都选错?”沈示不服气地辩解道,“这题我这学期第一次见。”
这时沈枭航在后面拍起了桌子:“没有南京还叫《南京条约》,咱老祖宗忽悠洋人可真有一套!”
他此言一出,马上得到了周围人鄙视的目光,程颖更是直指这个文盲拉低班级水平。
晏白青不依不饶地翻出了沈示的历史练习册,指出自己所言非虚。沈小二看了一眼,无所谓地撇撇嘴:“反正又不打算选文科。”
“也是。”晏白青把练习册放回去,“不过选不选是一回事,懂不懂是另一回事,人一生的知识巅峰就在高中了,以后要当好长时间的文盲,好好珍惜吧。”
沈示觉得他跟自己坐一起话都变多了,也不知道该喜还是忧。而已经是半个文盲的沈枭航丝毫没有感觉到被冒犯,胸无大志地说:“理科有什么好的?和一堆男的混一起有什么意思,跟我去文科班看美女不好吗?”
“就冲航航这句话,”后边的程颖凉凉地说,“咱学校未来文科班男生的质量得低一个档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