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对家的药用价值[娱乐圈](17)
尽管不想承认,严沉和他们一定意义上称得上一句“兄弟。”
所以严沉不可能那么铁石心肠地毫无触动,以真心换真心的交易才最为公平,他在相处时是否有那么一刻因为自己的行为即将令“兄弟们”送命而纠结。
严沉稍微佝偻着背,与警察培养出的军姿刻意分开,镜头跟进他们的背影,嬉闹声在朝不保夕的环境里变成一种宣泄大声倾倒出来。
这时,陆川忽然侧过脸,盯住身边人的笑脸。
他垂下眼,露出一个愧疚的眼神来。
“Cut!”
“你就是严沉。”
何平卫紧紧握住陆川的手,眼中爆发从未有过的痴狂,仅仅因为自己魂牵梦绕的角色终于活生生地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他熬了这么多年。
江郎才尽、伤仲永的议论他可以不在乎,合作被拒他也不在乎,他攥着一张永远打不出去的牌围观旁人的赌局聚了又散,终于能颤颤巍巍地放在赌桌上,发现恰好和赢家站在同一战线。
陆川没想到何平卫表现得如此激动,皱了皱眉,挣开被握到发痛的手,温和地点头:“谢谢导演。”
他礼貌地微笑,似乎并没有将这句夸奖放在心上,反而认真纠正:“但我不是严沉,我只是在扮演他。”
表演这东西说着玄幻深不可测,理论知识一套一套的,实际上不过或者有人在共情,或者有人在演绎。
共情的人用情至深,难以摆脱角色的笼罩。
演绎的人用力过猛则落入流于表面的桎梏。
其实说不出来谁好谁坏,凡事能做到登峰造极,那便失去别人口中被比较的意义,成为新的标杆。
共情融入血肉,演绎塑造新生。
圈子里老一辈的艺术家无外乎以这两种方式创造一个又一个深入人心的角色。只不过陆川不喜欢前者,稍有不慎不能出戏,一辈子就毁了,他曾见过活生生的例子硬生生血淋淋地呈现在他的面前,当头一棒般鲜血淋漓,徘徊在他无数睡着又惊醒睁眼到天亮的夜里。
所以他不要做别人,他只要做自己。
第9章 爆破
没有戏拍的时候,陆川经常坐在片场的一把吱吱呀呀的老爷椅上犯困。
其实从前片场拍戏时绝大多数演员和他一样,剧本的台词随时因导演和编剧的商讨而改动,他们并不会想想象中的那样为了磨练演技时时刻刻都在对戏。于是等待的时间里,演员们想尽娱乐方式,打牌斗地主追剧,变相的社区相亲相爱生活。
而陆川消磨时间的方式甚至上过热搜,凡在休息时,他的手里总拿着本《新华字典》。
他高中辍学来到影视城讨一口饭吃,学历停留在义务教育时。龙套也得有职业操守,偶尔有了那么一两句台词,总会碰见一两个不熟悉的字。后来他便身边随身备着本字典,遇到不会的查询,省得念错闹笑话。有事没事翻一翻,一天天地字典快被他翻掉了页。
现在的娱乐圈偏爱高学历学霸当演员,而陆川作为其中格格不入的文盲异类,没念到大学,非科班出生,一直以来被人揪住这点不放。
没文化,半道子出家,水平低。
陆川一直觉得学历在娱乐圈并没有那么重要,你是来看我演戏的又不是看我念书的。况且他从出道到现在从来没有念错过字,凭啥怀疑他的演员素养。
后来他的演技逐渐得到业内的认可,黑点也变成了闪光点。
瞧瞧陆川多争气,多好学,多么有上进心啊。
啧。
营销号们真是见风使舵一把手,乘风破浪最佳船长,从不担心哪天浪来了第一个掀翻他们。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陆川脸上斜斜搭着那本《新华字典》,脸小倒也占据得七七八八。上眼皮被太阳晒得暖洋洋的,入目一片橙红色,间歇跳动几个光斑。
“川哥,你要不要涂个防晒?”陈语小心翼翼地走进询问。林鸣在临走前曾经告诫陆川的脸在她就在,脸不在她就可以随风而去了。
“没事,多晒晒符合人物形象。”陆川睁不开眼,懒洋洋地提要求,“小陈,我想喝奶茶了。”
陈语“嘶”了一声显然十分为难,他们正处在远离城市中心的小村庄里,连能绕地球三圈的香飘飘都找不到。
“算了,就让我想想好了,我回去吃辣条。”陆川挥挥手表示不在意,“小陈,鸣哥不在真好啊,我的小零食快吃没了,你有空回城里多带点给我啊。营养师的药剂太难喝了,回头我分你点你和我一起补补哈。”
陈语没有说话。
沉默的同时有杀气出没。
陆川猛得攥紧拳头,语调平稳:“但那毕竟是我们鸣哥的心意,我还是自己喝了,不然太对不起鸣哥了,你说对吗,小陈?我觉得我说的很对,刚才太阳晒得脑子晕,说什么胡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