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无间日记(51)

作者:夏子煦 阅读记录

事后他和主任跟进了事件的后续报道,留下了最珍贵的现场资料,并且在大使馆的帮助下从相关部门拿到了最终的统计数据。由于船上的警察和工作人员坚持了职业操守,救援来得也算及时,没有造成大的次生灾害,最后清点之后发现,虽然有一些人受伤,但是船上1000多位游客,没有一个在这场突发海难中死亡,简直可以算得上是现代海上救援的奇迹。

他们船上那个被老板救下的小姑娘,也找到了父母。与案件无关的普通游客在接受了警方的相关调查问讯、做完笔录之后也都陆续回国了。

但是,那天之后,他就再也没有见过老板了。他和老板卧底的那家商贸公司已经被查封了,一部分正规业务转给楼上主任卧底的那家公司了,许多被遣散的员工也跳槽到楼上那家公司了。

他和主任回到了电视台,全国各大媒体播出的关于此次梦幻公主号沉船事件和警方抓捕行动的新闻里全都有他俩的名字,因为采用了很多他们提供的视频素材。一夕之间,调查记者这个已经逐渐边缘化的职业,重新进入了大众的视线。

但记者和主任谢绝了所有国内外媒体的采访申请,扎根到了剪辑机房。因为他们俩的野心才不止一条2分钟的新闻简讯这么简单。

这趟卧底暗访他们总共拍回来几百个小时的素材,剪一部电影出来都绰绰有余了。记者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们不做深度调查的专题片,而是利用手上这些素材剪辑一部新闻纪录片。他和主任彻夜长谈,重新写了一个剪辑脚本,之后两个人没日没夜地泡在机房,经过反复的讨论和修改,一个月后,终于将这些庞大繁杂的素材抽丝剥茧,浓缩成了一部90分钟的纪录片。

不过,也正是由于题材和内容的特殊性,这部片子剪辑完成后,记者和主任又分头去公安厅、海警局、海关缉私局等各个相关部门跑审批。

其中,缉私局是记者主动要求去的。

他想,也许,或者,可能会碰到老板呢?哪怕只是远远地看一眼也好。

他记得老板说过的,他是海关缉私警察。

但是,一直到所有审批流程走完,他也没有看到任何一个相似的背影。

最后要离开之前,他终于不甘心地拉住那个帮他送文件的民警:“请问……你们缉私局有没有一个叫薛步鸾的民警?”

那个圆眼睛的民警奇怪地看了他一眼:“没有,没听说过。”

“那有没有一个叫……薛銮的民警?”

“也没有。”

“这样啊……”记者怔了怔,随后又自嘲地笑了笑,是自己犯傻了,他是卧底警察啊,这里的人怎么会知道他的名字呢?他的名字不会出现在任何一条新闻里,也不会出现在任何一份公开的报告上,有可能这一整栋楼里他的同事们,都没有见过他。

甚至,他可能连穿警服的机会……都没有。

他是暗夜里的行者,是在黑暗中飙车的人。

圆眼睛民警见记者不说话了,于是问道:“要不你打个电话问问,是你朋友吗?”

“不了,可能是我搞错了吧。”记者回过神来,微笑着摇了摇头:“总之谢谢你了。”

走出缉私局,阳光照到身上的那一刻,记者突然想到了《无间道》里梁朝伟饰演的卧底警察说的那句话:“我不像你,我光明正大!”

就是在这个瞬间,记者决定了,这部纪录片的名字,应该叫做——《无间日记》。

后来,《无间日记》首映礼那天,几千人的大剧院里座无虚席。当所有的灯光都暗下去之后,屏幕上纪录片的片头,记者写了这样一段话:

我们赞颂勇气,

是因为人类总是在明知风险的时候,

仍然选择做我们该做的事情。

阳光下并非没有黑暗,

仅以此片致敬那些行走于黑暗中的勇士。

故事始于一个啼笑皆非的卧底计划,从最初轻松的嬉笑怒骂,到中途令人悲愤填膺的展开,再到最后,人性和理想主义的光辉有如刺金般闪耀的时刻。90分钟的时间,一路跌宕起伏,观众的心情有如坐过山车一般。

但是,比影片本身更打动人的,在于这并非一部按着事先写好的剧本呈上的演出。所有你看到的一切,所有危难时刻的艰难选择,都是需要那个做选择的人去承担后果的。

马克·吐温说:“有时候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因为虚构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

或许这才是这部纪录片真正的魅力所在,因为画面里的一切,都是真实发生过的。

最后老板返身回到梦幻公主号上的那一瞬,剧场里很多人都真实地为他流了泪。

上一篇:萌宝一线牵 下一篇:模王当道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