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领主不想搞建设+番外(620)
但对于很多人来说,期待着凡联邦国境范围内,处处繁荣美好的景象也是他们愿意相信的理想目标。
联邦政府每年都会在许多的官方宣传中提及这样的说辞。
星野管理局自运营星野拓荒项目以来,没少喊这样的口号。
但以往只有宣传资料里单薄的信息,实在支撑不气无数公民对这个美好国家梦的无限想象。
而这一场由一百基地入选、五百多基地参与竞争的峰会,确实是在时隔近千年之后,第一次出现这么接近所有人对曾经“七千母文明交相辉映、多彩纷呈”画面想象的场景。
对于之前从未关注过星野拓荒具体情况的观众来说,这一次峰会上想要一口气看完一百个基地的宣传片都有点艰难,可能要耗费掉数个小时的时间。
更多人直接是因为星博上被高赞筛选出来的超燃剪辑而被彻底勾起兴趣。
一百个基地叠加在一起,似乎就是一百种风采。
其中最吸引人的,莫过于遗址复兴类发展路线的星球。
遗址,是全然不同于内野的星球环境与逻辑,遗址星也一直都是星野管理局文化宣传阵地上的主力。
几百年的发展,让来到内野的七千文明后人有了很大程度的融合。但也还是有不少人,仍然代代流传并铭记属于自己的文明身份。
像这样人口众多的文明遗址一旦开发成功,所有后人都会成为基地牢牢不会分离的忠实粉丝。
这对于巩固联邦整体团结也是极有帮助的。
只遗憾的是,这样的遗址星球并不多。
宇宙潮汐深刻影响了许多星球的命运走向,而大迁徙的过程也非常漫长。
条件好的星球,或许还能记得自己文名的源头与往昔风采;条件不好的,甚至连自己最初的母文明星到底在哪里,可能还留存下什么痕迹都不知道了。
要在茫茫星野中开采出这样的遗世珍珠无疑是极其困难的。
所以,在每个星球寻找当地失落文明痕迹的任务,一直是星野管理局常年高亮的选项。大量科研机构组织向拓荒者发布的寻物、采集数据任务,也很多是围绕着这个主题。
某种意义上来说,或许高度发达的遗址星是符合最多人想象的星野基地该有的样子。
但事实是,真正能走这一条道路发展起来的基地真的太少了。
刷了无数视频的新入坑粉丝,和原本就是大荒站粉丝群成员的人们,很快都进入到同一个讨论话题之中。
看遍峰会开幕式的所有资料,一百多个最受欢迎基地的形象也在脑海中形成基本的轮廓。许多细节值得品评,而其中最让人欲罢不能的话题,果然还是对这所有基地发展前景的期盼与推测。
评估、对比,新老粉丝们聊得热火朝天、乐此不疲,一百个基地的资料也被从不同角度反复对比查看。
这一互动加深了粉丝们对这些星野基地的了解,也让他们开始对星野拓荒的整体情况有概念。
与理想相对应,看多了,就会发现现实委实有些惨淡。
除了少数像元泽基地这样真正意义上的遗址星,百大基地中,多数还是处在刚脱离生存危机的相似阶段。
它们也在开幕式后,被粉丝们赋予了一个新的名称——工业模板基。
工业模板发展套路下制造出来的基地,除了因自身星球种类而有所不同,共性更大。
工业化制造出来的结实安全区、没有特色的生产体系、难以跳脱出机械感的发展期待、甚至没有真正脱贫的现状。
和工业模板基对应的分类,则是文化潜力基。
文化潜力基可供讨论和想象的空间更大。
但粉丝们也都认可,工业模板基并不代表实力孱弱。
比如这次的前三名里,第二的长屏基地和第三的容易基地,都属于粉丝们认为的工业模板基。
按照星野管理局自己统计的星野拓荒成绩单,95%从星野反向供给到内野的产品,都是出自这一类的“工业模板基”。
不过也有人指出,这张成绩单里也存在不少的问题。
比如,星野基地反供给内野的那些产品,大部分都是毫无特色的基础资源;其余能和“特色”沾边的产品,也更多是“星野拓荒意义感”大于其本身真正拥有的价值属性,几大出名的星贸公司都逃不脱这样的形象。
再比如,所谓的“工业模板”,本来就是星野管理局有意引导的结局,最明显的证据就是,那些现在等级更高、实力更强、成绩单更漂亮的基地,往往就是老老实实按照星野管理局给予的发展路线走,不断提升自己基地等级并获得了更多资源供给的“工业模板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