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启明+番外(84)

作者:悠悠小米 阅读记录

等了一会儿并没有等到向航的回复,孟江便去整理自己的稿子去了,看着看着都快忘了这件事时,向航的电话才终于来了。

……

今天向航的状态是真的符合“焦头烂额”这四个字。下午两点左右便从鼎盛工业园赶回了市局,然后就一直在看监控。

车的事是个大问题。车不匹配,意味着这个线索和拐卖案的关联性被打了个大大的问号。

但因为不能排除嫌疑人作案时虽然很执着地选择黑色SUV,但中途换了车这种情况,所以他最后还是从“衣恋”翻墙到隔壁去查看了一下,奈何这个工业园的工厂建得隐秘性太好,内部层层遮光窗帘一挡什么也看不到,他也没有听到什么声音,当真是没法判断出什么来。伍友新说的有人进出的那个是隔壁的主楼,他去看了一下,确实是人脸识别的门锁,以他的能力估计是没法避过报警给撬开了。

据伍友新所说,这两天隔壁的人并没有再来过。没有足够的分析样本,向航他们也无从着手去分析隔壁的人什么时候才会再来,也就没法派大量人手蹲守。

事情变得有些复杂,伍友新的话成为了唯一的信息来源,但是他并不知道车辆颜色的事,只是在反复的思量中越发怀疑隔壁的问题,而人的记忆其实有时候是可以被自己的想象和期望所篡改的,也就是说在独自留守的情况下,若是伍友新因为一开始的好奇和害怕而不由自主地把“孩子的哭声”和绑架案联系起来,之后的日子里也会不自觉地梳理甚至调整记忆以便倾向于强化这个认知。

哪怕这中间出现过足以摸去嫌疑的事,他也不会再留意,而是更多关注能佐证他猜测的事。

这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但也正因为如此,知道自己的猜疑可能出错后,原本有多么坚定,之后便会有多心虚。

例如,在向伍友新说明车辆颜色的问题后,向航再次郑重地跟他确认了“孩子哭声”的消失时间,但伍友新开始变得不再自信,说话中磕绊和犹豫明显多了起来。

即使这是个之前已经被两次确认过的问题。

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后,他也就明白了自己的三言两语很可能帮助警方解决一个大案子,也可能分散了警方注意力而把他们引向错误判断上,挣扎了几分钟,越发不敢确定,只好避开所有明确代表肯定或否定的用词,而是开始描述当时的情况,让向航他们自己判断。

他其实并没有看到车子离开。

当时其实已经到了下班时间,保安亭隔音很好,所以他在里面什么声音都没听到。能察觉到隔壁来车了也是因为那时他恰好想出去透口气,一抬头便看到了窗户外的车灯。最开始他并没有想太多,要不是好奇心的趋势他都不会去爬墙。

孩子的哭声是他趴在墙上偷看的时候突然传出来的,夜黑风高的还把他吓一跳。

厂房隔音很好,所以其实声音并不大也听不清,再说孩子的哭声都差不多,也不像唱歌似的还能分个高低音,所以他能听到哭声但无法判断是几个孩子。

正因为熟知“隔音好”这一点,才更能感觉到孩子哭叫得有多惨烈,以至于如此好的隔音厂房都没能挡住这份凄厉。

伍友新并不是个胆小的人,能一个人主动留厂守卫也可以侧面证明这一点,但人怕的是氛围,这就像是无神论者进了鬼屋也免不得要跟着同伴嚎上两嗓子一样。黑灯瞎火的,伍友新还是孤身一人,听着这么凄厉的哭喊也没法泰然,鸡皮疙瘩瞬间起了一身,白毛汗落了一层,夜风一吹更是觉得寒意上身,手上都没了力气,差点从扒着的墙上摔下去。

如此一来他也就没有了继续“探秘”的心情,心神不安地匆匆回了岗亭。

怕是怕,到底还是心里记挂着这事,所以伍友新说自己没有急着会宿舍,而是待在岗亭里时不时开门站在门口偷偷听动静,但有时就只有风声呼啸而过的,再无其他动静。

其中有一次他在开门时听到了孩子的哭声夹杂着车子发动机的声音,特意跑回窗口盯了一会儿,确实看到了车灯晃过去,想来是隔壁车子离开了。他之后开门时似乎也还有哭声,只是似乎又弱了些,隐隐约约的听不清楚,现在让他回想,那声音若说是风声带来的假象也不是一定不可能……

伍友新别的都不能肯定,唯独对车子的外观非常肯定,说绝对是辆浅色面包车,黑色那么深差别那么大他肯定不会看错。

这下子警方更是陷入了困境,向航在知道就算向上头请示,无凭无据的也肯定没法批准行动,工业园里全是冷冰冰的机器,一个留置的园区工作人员都没有,向航想找人开锁都求助无门,憋屈地想把窗户砸了冲进去看看,最后还是强忍着没有冲动行事再给市局找事,所以决定赶回警局先筛查监控录像看看能不能再发现什么线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