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先下去看了眼儿,又叫车上的人都下来。
这时正好是大中午,七八个人有的蹲、有的站,都热得心烦气躁。
麦苗也一脸恹恹,晒得有些反胃了,一口馍馍都吃不下。
眼看等下去不是个办法,陈藜敲敲车身,顶着日头,朝车底的司机说:“老乡,你放着,我来看一看。”
陈藜到底是当过兵的,条件艰苦的时候,开个老破车在山里钻,补个轮胎修个小毛病,还是不在话下。
他钻到了车底,拿工具摸索了一番。
大家时不时朝这儿一望,就指着他把车赶紧修好。
麦苗也蹲在那儿,一直费劲儿地歪头往车底看。在这个陈藜没留意到的时候,那被晒得红彤彤的小脸上,写满了诉说不出的担忧。
过了好一会儿,陈藜钻出个脑袋,朝坐在路边的女同志们叫了声:“谁借个头绳。”
“拿我的罢。”一个女子站起来,爽快地解下自己的头绳。
她蹲下来,把头绳放在陈藜的手掌里,也不急着走开了:“到底出了啥事儿?还开不开得了?”
陈藜道:“这里的轮轴被石头卡住了,螺母磨损了,先用头绳顶一顶,回头还是得送去厂里修。”
两人就这么搭起话来了。
麦苗两只眼睛看着这里,嘴抿了抿,两手的手指老抠着,瞧了半天都没出声。
一个多钟头后,车子又能发动了。
大伙儿依序上了车。
“你们要去县里?去玩儿的?”那女子到底是城里来的,也不拘谨,就坐到了跟陈家兄弟同一排的位置,仍想和陈藜说些话。
陈藜也接道:“我们要转车去沪城,有事要办。”他虽然都有问有答,但都点到为止,并没有要深聊的意思,可架不住他人好奇,竟也有一句没一句地聊了好长一段路。
路上这一耽搁,他们比预定的时间晚了两三个小时,都快天黑了才到了县里,已经赶不上去省市的车了。
陈藜和司机道别,肩上背着包,带着麦苗走下了车。
县城到底和村里不一样,这个时间,车站还有不少人来来往往。
要是往常,麦苗就算是再怕生,也会缩在陈藜怀里,兴奋地到处乱瞧。但是,他现在一点高兴的样子都没有,才一下车,就不肯让陈藜拉他的手了。
“麦苗?”陈藜察觉到了不对,还以为他身子不舒服,忙伸手去探一探他的额头。
麦苗竟又躲开了,两眼垂着,转了过去,背对着他。
陈藜不知道他怎么就跟自己犟起来了。
这时又有辆车停下来,人流顿时多了一些。
陈藜担心麦苗被人流给冲散了,啥也管不着,先把人拉过来,牢牢地牵着他的手。
麦苗摇了几下,发现怎么都甩不掉,呼呼地气着,眼睛都红了起来。
两兄弟出了车站,陈藜跟路边摆摊的买了吃的,这才拉着麦苗去找店住。从车站出去走一段路就有宾馆,到柜台去问,刚好还剩一间房,价钱也还行,住一晚上隔天大早退房,那只要三块五。
陈藜用钥匙打开房门,里边儿就只放了一张床。
麦苗并着腿坐在床边,手里还攥紧着自己的挎包。这个包里只装了路上要吃的干粮,轻得很。
他垂着脑袋,眼睛和鼻子都红红的。
在陈藜拽着他来的一路上,显然已经悄悄哭过了。
身后响起门上闩的声音。
接着,身后的床就一陷,一双手从后头环过来,锢住麦苗的腰。
麦苗挣了一挣,一团热气混着烟气就拂在他的后脖子。
他不动了。
“苗苗,气什么?”陈藜只有在他兄弟二人在的时候,才会温柔地叫苗苗。
这就好像是他们两个人之间,心照不宣的秘密。
自打他俩好了以后,麦苗莫名其妙的小脾气是日渐长了。
陈藜原就是个不大好讲话的人,村里的人主要还是不晓得他的底细,以前只有别人屁滚尿流地求他,就没有他陈藜朝谁低声下气的时候。
只除了他的亲弟弟,他的心肝伴儿,他的苗苗。
好在麦苗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他看着地板,闷闷地说:“你……你不理苗苗。”
没等陈藜想明白这句话的意思,麦苗的声音就猛地高了起来:“你、你跟别人说话!”
“你……你、她给你头绳!”麦苗有满腹的委屈,整个人都气呼呼的,“你们一直、一直说!一直说!”
“说、说——说个不停!”
麦苗快要气死了,他抬起手,不断擦抹眼泪。
陈藜静了足足好一阵。
蓦地,他笑起来,笑得一口白牙都露出来了。
麦苗听到那爽朗的笑声,懵懵地回了回头。
麦苗的人生里,第一次产生一种奇妙的感觉——跟他大哥的日子,恐怕是过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