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48)
一路问了,他们找到那个有大棚的农场,是个科学生产示范基地,地里都是大型车在收割小麦。
接待他们的也是个知青,带个圆眼镜儿,南方口音,说话文绉绉,跟卓哲几句话就聊到一起。
他带卓哲去看地里的机械,去仓库里看其他的,说:“你们林场那边的稻子,每年都是送到我们这里统一脱皮,再送到全国各地。还有你看这个脱玉米粒的,是个半自动的小机器,回头拿你们那儿一个去。对了你要看大棚是吧,咱这儿种植期短,目前还是以垦荒种粮为主……”
卓哲边问边往本子上记,几种大棚都看过一遍,拿了些小机器,成卷的塑料布,又要了不少他们今年留的种,刘义成就跟着他,给他拿东西。一天功夫两人满载而归,先去林场还了马,又住了一晚,借了牛车,拉了些砖回村儿。
刘义成拉着老牛车七拐八拐地上了山,回了他们自己家,东西往院子里一摊,摊满了小内院,看得卓哲踌躇满志,信心满满。
鸡都怕了他不跟他亲了,鸟和狗还都围着他,两个白色的小毛团上蹿下跳地在他身边转悠,卓哲伸出手来,他们就争先恐后地落在他手上。
“小可小爱,你们是喜欢吃高粱啊,还是小米,还是小麦,还是大米啊?我来年给你们种。”
刘义成收拾着东西,小黑自己回来了,在院外啼叫两声,卓哲去给它开了门,小黑到井边桶里喝了水,自己到给它盖的马厩里卧着去了。
48:32
第三十四章
三十四
和刘义成商量着画好了图,卓哲开始计算用材量,另边刘义成已经开始修整地基。他们这边山里罕见柱子,则选用依墙建的木骨架结构,接在东厢房南边挨着院墙一条。
等卓哲画好算好开始到柴房数木头,刘义成已经挖好地基,活好水泥,开始往上码砖。两人请假盖了两天,最后铺开塑料膜系好,就算大功告成。厢房里灶台烧上,在棚子里立马就能感觉到热乎气儿。
卓哲往棚子里种了芹菜和韭菜,专门留了一小片地当作试验田,什么种类的种子都撒了一点。虽已入秋,跟棚子里干一会儿就汗流浃背。
种子发得也快,豌豆率先滋出小芽来。
刘义成将院子里种的东西都拉了秧,堆在内院地上处理。今年冰雹砸坏了树,院里的枣树颗粒无收,但枝叶缓过来一些,刘义成说明年就好了。
新移栽的小树林也大多缓了过来长了新叶,初秋已变成深绿色,郁郁葱葱非常好看。刘义成说来年也能结不少果。
他背着手看摆了满院子的粮食,隔着塑料膜能隐隐绰绰地看到卓哲来回忙碌的身影,小麦粒自己叼了条棒子芯儿,追着鸡满院子跑,两只小山雀站在鸡窝上梳理羽毛。
他将这些粮食归敛好,搬到柴房或新挖的地窖里去,又开始往马厩旁搭棚子,往后放农具用。
村子里晚拨的那批水稻还未熟得饱满,邹支书就带人开收了,说是今年天象多变,早收了早安心。
全村加上全班的人一起下地割稻子,拿卓哲他们带来的打稻机脱了粒,在村里田边晒得满满一片,最后拿牛拉着石碾自己出了白米,大半存在生产队的粮仓里,剩下的拿去给各家分了,按人头一人分了一大麻袋。
收了米的头天,班长就给大家煮上了白米饭,人人都吃得狼吞虎咽,一碗接一碗,菜都顾不上吃。
傍晚刘义成扛着两个大麻袋上山,卓哲跟后边使劲儿往上拖,刘义成被他推了几个跟头,还是停下跟他讲:“你甭管了,不沉,两袋加上抵不过一个你。”
卓哲说:“两袋真的很沉啊,还是分我一袋吧。”
“不用,再上来个你我都扛得动。”
“你就吹吧,两百斤你背得动?”
“你上来试试。”
刘义成说着就要往下蹲,被卓哲拦住,说:“我不试,你成我也不试,我舍不得。我妈说年轻的时候不能太累着,不然当时不觉得,到老了就该哪儿都疼。你老了要是哪儿都疼可怎么好,你那么老沉,我可搬不动你。”
刘义成笑笑,颠了颠麻袋继续走。
卓哲不上去添乱了,到家之后赶紧帮他卸了麻袋,又追着他给他捏肩膀,捶后背。刘义成搬了个板凳儿在院子里坐下,让他不用总垫着脚够着,卓哲两手切菜试地给刘义成捶打,还问他:“你腰疼不疼,腰疼的话上炕上去我给你按按腰。”
刘义成笑了说:“不是昨天才使了张粮票。”
卓哲使劲儿捶了他一下,说:“你又想什么呢,给你按腰,不按别的地儿!”
刘义成还是笑,脱了上衣趴到炕上。卓哲跨坐到他身上,说:“我也没让你脱衣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