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三餐(13)
姜淮原话送还给他:“爱情本就蛮不讲理。”
两人听完戏,吃完饭,画船靠岸,丛山牵着他的手带他下船。
岸边有小贩在卖花灯,清波河里一盏一盏,像天上的星星眨眼睛。
地上的姜淮看着精致的花灯,有些心动,也眨了眨眼睛。
丛山说:“本地花灯有典故。”
姜淮好奇,追着他问是什么。
丛山开始讲故事:“相传秦朝时,有一对新婚夫妻,丈夫被朝廷征召修筑长城,不久后因病而死,尸骨埋在长城墙下。远在家中的妻子久久不得丈夫音信,历尽千辛万苦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死亡的噩耗。妻子在长城上哭了三天三夜,忽然长城就此坍塌,露出丈夫的尸骨,她做了一百盏花灯为丈夫超度,真情感动上苍,丈夫魂魄归位,夫妻二人得以团聚。”
姜淮觉得这个故事很耳熟,他问丛山:“妻子……该不会叫孟姜女?”
丛山笑:“姜律师真聪明。”
姜淮说:“你怎么可以乱改典故?”
丛山说:“前人是孟姜女哭长城,我是孟姜女放花灯。”
姜淮说:“你好不讲道理。”
丛山笑:“姜律师又讲道理了。”
姜淮明白过来,他瞎编一个典故,为了揶揄他在船上说的话。
丛山问他:“姜律师还放不放花灯?”
姜淮说:“放,花灯代泪,我为孟姜女一大哭。”
丛山大笑出声。
这人较真得可爱。
丛山买了两个花灯,其中一个递给姜淮,让他写心愿。
姜淮有一肚子话想告诉神明,又觉得自己太贪心,最后只写下“平安喜乐”四个字。
他写完后悄悄看丛山,丛山写得很认真。
两人写完,丛山借了一把打火机,点燃花蕊的蜡烛,花灯颤悠悠地飘在河面上,被夜风吹走。
姜淮看见一朵莲花灯,说:“等秋天到了,就可以剥莲子吃。”
丛山说:“莲子可以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
姜淮又看见一盏小桔灯,说:“晚秋的时候可以吃橘子,酸酸甜甜的。”
丛山说:“陈皮可以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姜淮又看见一盏菊花灯,说:“菊花可以做火锅,慈禧太后很喜欢吃。”
丛山说:“菊花可以清热除火,生津止渴。”
姜淮刚才还觉得丛山可以出家,现在又觉得他果然是个中医。
丛山猜出他的小心思,笑着问他:“姜律师要不要猜一猜,哪一味中药药材最珍贵?”
姜淮想了想,猜道:“沉香?”
丛山摇头,说:“当归。”
姜淮问:“为什么?”
丛山说:“浪子回头,当归金不换。”
原来他说了一个风雅的双关字谜。
姜淮觉得,这人现在又像个出世的居士,带着点中医的浪漫。
两人站在清波桥上,看了一阵花灯,月亮躲进云层里,他们准备回去。
姜淮昨夜一夜没睡,坐在副驾驶上犯困,丛山怕他睡着积食,悄悄打开车载广播。
江城人是水做的,说话却带着火,听着像吵架。
姜淮职业病,听见吵架总想调停,他问丛山:“他们在吵什么?”
丛山笑了下,说:“这是本地的征婚启事。”
姜淮红了脸,不说吵架,换了个说法:“听着像菜市场吆喝。”
丛山说:“殊途同归。”
姜淮明白他的意思,说:“再好的食材都会被吃进肚,再好的相亲对象也会回归柴米油盐。”
丛山笑,他调高音量,问:“姜律师单身?”
姜淮点头。
丛山说:“现在广播里的这位女士,本地户口,有车有房,年轻貌美,很适合姜律师。”
姜淮说:“你怎么开始帮我相亲?”
丛山说:“我不帮你,我帮大榕树。”
他对姜淮求姻缘这事始终耿耿于怀。
姜淮回击:“我觉得也很适合丛医生。”
丛山笑:“神女有情,襄王无意。”
姜淮一瞬间紧张起来,他不动声色地问:“丛医生有恋人?”
丛山摇摇头,说:“我没有。”
姜淮悄悄松了口气,听见丛山说下一句。
“我是同性恋。”
姜淮愣在原地。
丛山神色不改,坦坦荡荡。
姜淮想起了今天中午,他在大榕树下许的那个愿望。
他没有贪心,甚至小心翼翼,请求大榕树赐他一个人,能在他身心疲惫时,陪他吃一碗热腾腾的面。
然后他回到江城,加班到晚上,在律所楼下碰见丛山。
丛山带着他逛夜市,买土豆,听唱戏。丛山还会故意和他斗嘴,逗他开心。
最后丛山坐在车里,对姜淮说,他是一个同性恋。
姜淮听见自己的心跳,觉得大榕树可能真的灵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