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念协约(23)
石臻绕开街边几张小桌,在老裁缝铺门口驻足。头顶“陈记裁缝铺”的匾额,老旧得几乎掉光了色,只留着斑驳的金色和木纹,陈述着年代的久远。他在门口,并不立刻进入,扫一眼铺子里挂着的各色衣裳,西装、旗袍是主角,还有一些流行的款式,也都泛着复古的意味,一件件套着透明衣袋,贴了详细的标签,等着客人来取。
“做西装?”铺子里的老人架着黑框老花镜,上下打量石臻,目测他喜欢的价格,盘算着他会在这里消费多少。
“你好,我想找莫师傅。”石臻如实说,一眼望透店铺,看到很多好看的旗袍,上好的面料,玲珑的修身,能套进去的都是讲究人。可惜,他来不是为了旗袍,余老板铺子里的老太太穿的旗袍是大品牌的货,但不是定制版,也不是限量版,只是通路货,一年不知道要卖掉多少套,查起来如大海捞针,并不那么容易。
“有事?”老人推了推眼镜,狐疑地上下打量这个年轻人。
“您是莫师傅?”石臻看着老人说。
“是。”莫师傅迷茫地点点头:“那个……你是不是要找老陈?她今天去参加同学聚会了,明天才在铺子里。”
石臻摇头,笑:“不是,我不找做旗袍的陈师傅,我找你,做鞋的莫师傅。可以进来吗?”
“请进,请进。”有人认识做鞋的自己,这让莫师傅的小虚荣心瞬间就填满了大情绪,丧失最基础的警觉性。他很客气地将石臻迎进铺子,然后就直接带着他去后堂参观,并一路询问:“冒昧问一句,您是给谁做鞋?老人还是小孩?应该不是年轻人自己穿吧?”
“三十五码老人穿的鞋。”石臻回答,穿过两排架子,没几步就到了后堂。
“你可以看看款式,这些都是别人定的,纯手工制作。”莫师傅打开两盏日光灯,后堂瞬间就变得敞亮起来。十来平米空间不算小,中间摆着一张工作桌,周围的三面墙全做了开放的鞋架,各种款式、色彩、花纹的皮鞋、中高跟鞋、布鞋、绣花鞋、儿童鞋等,把三排架子塞得满满当当,看得人眼花缭乱。
石臻快速扫描鞋架上的鞋子,然后说:“我见过有位老太太穿着一双湖蓝色牛皮半高跟鞋,圆头,皮面上还刻着好看的花卉图案,很是漂亮,所以过来问问,你店里还有第二双吗?”
“我这都是纯手工,每双鞋都是独一份,打完样,客户确认了才做,没有第二双。”莫师傅说的颇有点得意:“如果你喜欢,我可以把原来的款式找出来给你看看,如果想特别贴脚,最好本人能来一趟,我可以精确丈量脚的尺寸,做出来的鞋也更合脚。”
“先看看款式吧,”石臻从架子上拿下一双蓝色的牛皮拖鞋:“好像就是这个颜色的。”
“我知道,你说的是哪双鞋。”莫老板高高兴兴去桌子上翻订单图册,一边说:“不过你挺厉害,怎么知道是我店里出的鞋。”
石臻放回拖鞋说:“陈记裁缝铺有位手艺出众的鞋匠莫师傅,这在手工鞋市场几乎是人尽皆知的。”
“哈,我那么有名了?”莫师傅有点不信:“那你说,我怎么没把店铺的名字改成莫记手工鞋铺,或者开一间手工鞋铺。”
石臻直接回答:“这铺子原来就是你妻子家的产业,你说过,你就喜欢做鞋,对名字无所谓,所以铺名从未变过。不过,您妻子的旗袍也是做得相当出名,你们也算是珠联璧合了。”
“那可是几年前的采访,还是登在杂志不起眼的角落。”莫师傅显得更兴奋了,酒逢知己千杯少,他的名声竟然被年轻一代的也有所耳闻,这对他而言,也算是一种认可,一高兴就更卖力地翻阅起记录本。
“其实我家里有人在你这做过鞋,也是蛮早以前的事。”石臻笑笑,走到莫师傅一侧看他翻账册。他说的倒并不是假话,从前他奶奶很喜欢到陈记裁缝铺做鞋,不过后来他爷爷不争气,竟然在七十岁的时候和妻子离婚了,之后他奶奶离开石家,再不出现,从此这位老先生就更不让人省心了。
“原来是老主顾啊。”莫师傅很高兴:“不知道可否知道姓名?”
石臻笑笑:“姓赵,很早的事了,看您这本子又大又厚,生意可真是兴隆。”
“还好,还好,因为账单附着图纸和客人需求单,所以会比较厚。”莫师傅翻了会儿,忽然停在一页上细细读了起来。那是张账目表,有订购人姓名、价格、要求及尺寸。
石臻在一侧看得清楚,一目十行就把那张纸上的内容读进了脑子里。然后,他看着莫师傅把纸翻过去一页,一张鞋子的彩色图纸瞬间跳入眼中,正是那位老太太脚上穿的蓝色牛皮半高跟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