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侦笔记+番外(62)
苏回侧头:“不用谢我,我只是碰巧帮了一点小忙。”
实际上,这段时间他每一次遇到陆俊迟都有一定的偶然性,不知不觉的就跟了一个案子。
陆俊迟又道:“苏老师,我有一件事不太明白,在这个案子里,我感觉你是在运用一些犯罪心理的推导,准确率也很高,可是第一次见面时,你为什么有些排斥犯罪心理侧写呢?”
苏回一愣,然后开口解释说:“陆队长你误会了,我并不是排斥犯罪心理侧写,我只是认为,那些心理侧写必须建立在实际案情的基础上。”
那次和陆俊迟见面时,时间短暂,很多缘由他并没有时间说清楚。
看陆俊迟有些疑惑,苏回握着手杖继续解释:“我个人认为,犯罪心理侧写师并不能坐在办公室里。仅凭一些照片,文件,是无法得出正确结果的。而伴随着调查,对凶手获知的越来越多,并且确认情报真实的情况下,犯罪心理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存在。”
苏回此时的说法,结合这一案的实例,陆俊迟有些理解了。
他开始去拜访廖主任也好,询问苏回也好,都是让他们站在案子的外围进行指导,在对犯罪分子不够了解的情况下,得出的侧写如同廖主任对他说的那些结果。即便其中有正确的信息,也是和错误信息混杂在一起的,并没有实际意义。
所以那时候苏回一再提醒他,不能把此时的侧写结果当作真实结果,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
但是随着案情一步一步进展,已知情况越来越多,犯罪心理侧写就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了。
陆俊迟又问:“苏老师,为什么你会反对行动分析组的存在?”
苏回的眼睫眨动了一下,他低头喝了一口水道:“因为那时候,那个部门已经误入歧途……”
陆俊迟忍不住还想反驳他:“你不能这么说,那个部门毕竟是当年其他人的心血,而他们也的确给出了很多有用的指导……”
苏回俊秀的脸上没有表情,手却不自觉地握紧了杯子:“正是这种偶尔的正确,让他们更加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
苏回怕他不明白举了个实例:“实际上,在犯罪心理侧写开始应用的历史上,不乏有这种情况出现,比如当初警方追查绿河杀手时,侧写分析就给出了和凶手截然不同的结果,侧写师认为凶手可能抽烟,酗酒,还有可能有过前科,这样的分析结果导致基层警方多次和凶手擦肩而过。这就是警方太过相信并且依赖犯罪心理侧写造成的恶果。”
说到了这里,苏回似是不愿意再讨论那些,抬头岔开了话题:“你们重案组平时碰到的连环杀手多吗?”
陆俊迟道:“总还是有一些的,最近的一起你应该听说过,就是那个杀人司机宋融江,还有的,就是傅云初了。”
苏回嗯了一声。
今天他刚见过宋融江,后来又和傅云初交过手。
这两个人有其特异性,他们犯罪的动机,方式都不相同,症结也不同,但是同时,他们又有着许多的共同点。
自负,疯狂,残忍,在他们的世界里,其他生命渺小如尘……
他们都是这个城市里面的屠夫,面对无辜的女性举起屠刀。
裴薇薇也好,宁珂也好,那些被害的女性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她们有父母,有家庭。她们不该受到这样的对待,不该有着这样的结果。
陆俊迟继续道:“我刚回国的时候,发现国内很多地方对连环杀手这种说法很排斥,很惶恐。他们有点讳疾忌医,希望这种人永远不要出现,但是同时矛盾地希望警方能够快速把他们抓捕归案。”
但其实,无论是各国,各时,总是不可避免,会有这样的人存在着。
每一次警方遇到这样的凶手,与之交手,都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过程。
苏回:“这是正常的。国内接触连环杀手这个概念,就花费了许多年。人们对于不了解的东西,第一反应都是否认它的存在,就像是否认了就真的不会存在一样。”
就连犯罪心理学,也是源于西方。
国内对这些理论的接受,研究,比国外晚了不知多少年。时至今日,他给学生们讲课时,大家也更多是在以一种猎奇的心态来听,直到裴薇薇的案子,才让他们觉得那些穷凶极恶的凶手原来就生活在他们附近。
他们可能和我们共处在一个城市,呼吸着同样的空气。
陆俊迟道:“我也听说过一些,比如隔壁的邻国,一直声称自己的国家没有连环杀手。”
苏回点了点头:“直到棋盘杀手的出现。”
正是棋盘杀手的出现,让邻国的警方被迫正视了连环杀手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