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婚后我成了养殖大师(17)
唐云净套上白大褂和口罩,将带回来的样品放到检测机器下面,靠上去查看。
“这就是芝城被称为鱼米之乡的原因?”他看清样本里面的东西,低声呢喃。
很快检测报告出来了,他和在各地勘查过的结果做对比,没有一处能比得上这里。
因为芝城的土里水里都含有几种非常少有的矿物质,能让植物茁壮成长,水产生长迅速,却能保持口感,可以说是难得的极品好地。
地是好地,可惜没人懂得利用。
白白荒废这么久。
唐云净收起报告,脱去大褂往外走。
时间不早了,他该做午饭。
一个人的生活没必要做那么复杂,一菜一汤。
迅速吃过饭后,他给荣宽打了个电话。
荣宽正在家里收拾,那边隐约传来老太太絮絮叨叨催促声。
唐云净觉得这不是个谈事情的好时机。
荣宽也意识到,就对他说晚点见面聊。
唐云净答应了。
这一挂断电话,偌大房间里只剩下他自己,不免寂寥。
好在他习以为常,翻出通讯器,开始想办法打听小龙虾幼苗的事。
一旦鱼塘承包成功,他有很多事要忙,早点做准备,免得到时手忙脚乱。
他之前有个同学家里就是做水产幼苗生意的,要是能联系上…
不行。
唐云净及时打住,如果没有逃婚这件事,他能光明正大见面和人谈,说不定能成为长久合作伙伴,双方共赢,这会儿不行。
刚逃婚没多久,他的交际圈绝对被时刻监控着。
有一点风吹草动,很可能会暴露自己。
这时唐云净终于意识到件事,从逃婚成功的那刻起,他就该把自己当做是个孑然一身的人。
从前积累下的种种人脉都不能用,墨菲除外。连导师那边都只能让墨菲代为转告真相。
算了。
不能用,他再另辟新径吧。
他打开全球知名交易网站,上面提供各式各样的东西,卖虾苗的少之又少,仅剩的两家看起来更像个骗子。
看来想找到能真正合作的,还是得有人牵线搭桥。
不能找墨菲,那边还不知道什么情况,贸然联系会暴露。
那就得上城里卖消息的地方问问了,或者问问荣宽。
想到这,唐云净无比期待荣宽的到来。
荣宽来得比唐云净想的要快,这刚进来,先被唐云净热情态度惊到了。
“荣爷爷,你是想喝茶还是想喝饮料?吃水果还是吃点心,还是想吃点瓜子花生之类的唠嗑专配零嘴?”
荣宽一看他这样殷勤,感觉就不对:“你等等,你这小子是想坑我?”
唐云净笑颜如花:“没有啊,荣爷爷怎么这么说?”
“一般都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我觉得你干不出那些事,也不觉得你这样没问题,有事说事。”荣宽说。
唐云净见荣宽是个痛快人,也就不绕弯子:“我想问问荣爷爷认不认识卖鱼苗的人。”
荣宽在芝城生活几十年,一听这话就知道他要做什么。
“想承包鱼塘养鱼啊?”
“我养的东西有点独特,不是鱼。”
“人呢,我认识。”荣宽端起热茶喝了口,“找到愿意把鱼塘承包给你的人了?”
唐云净摇头:“没有。”
荣宽奇怪道:“你这地方都没找好,就开始想着买幼苗,是不是顺序不太对?”
唐云净笑起来:“哎呀,这个有我自己的想法。”
“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但我要提醒你,得脚踏实地。你先找到鱼塘。”荣宽说。
唐云净眼眸微转:“荣爷爷,我看见你家的鱼塘。”
荣宽抬头,对上他的目光,失笑:“哦?”
第6章 事业前03.
“你小子出门一趟回来盯上我家鱼塘了啊?”荣宽说。
唐云净笑笑:“我见牌子上写着荣爷爷的名字,却没写投放鱼苗时间,从牌子痕迹上来看,那鱼塘空置有段时间了。”
荣宽承认:“我和老伴满六十岁后,就没再养过鱼。家里两个孩子都在德卢工作,不可能回到这里生活,附近邻里也没人愿意多花心思多打理一口鱼塘,所以,那口塘空了两年。”
这就刚刚好了啊。
唐云净却知道事情肯定不会这么简单:“听你这话音,其中有故事?”
荣宽赞赏地看他一眼,娓娓道来:“家里无人继承产业是其一,另一原因是那口塘里有怪东西,放得鱼苗会莫名其妙消失,排查过多次,都没能找到原因,久而久之,塘里有怪东西的传闻就冒出来了,也就没人敢租。”
奇怪的东西?
现如今科技发达,排查问题设备更是层出不穷。怎么会查不出原因?
唐云净更好奇了:“具体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