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叔叔+番外(59)
回到家,程毓立马联系了李锐。李锐前些年捣腾二手电子设备,后来在这个行当干出了门道,小赚几笔,毕业后更是如鱼得水。他脑袋灵光,又颇有上进心,这几年与几家设备公司渐渐有了往来,现在已经是某家手机公司在J城的总代理了。现在的李锐,早就不是那个开着二手桑塔纳四处卖货的穷学生了,如今的他,在J城最高档的恒发广场有了自己的门店,生意蒸蒸日上,已然成为同学中的“富豪”。
程毓一回到家,就将行里分房子的事情发信息告诉了李锐,李锐直接一个电话打了过来,“说吧,要多少?”
他俩这些年的关系,早就过了寒暄与客套的界限,有一说一有二说二,那些有得没得,自然可以收到一边。这点,他俩都心知肚明。程毓没跟他端着,直接说,“只差了三万”,电话那头的李锐倒是一惊,说,“你很可以啊,攒了不少啊?”
程毓没跟他玩那些虚的,直接说,“行里效益还行,我很宏远平时也花不了多少钱,要不是因为谈了场恋爱,兴许就只要跟你借个两万块了。”
李锐“啧”了一声,说,“等你们行里的房子盖起来,装好了搬进去,还至于惦记那位捞女?”
程毓没说话,他对魏莱有过许多的愧疚,可自打知道了魏莱本身只不过是骑驴找马,便再没有了什么情绪,没什么怀念,更谈不上厌恶和恨意,只当她是生命中一同走过一程的陌路人,到了十字路口,就自然而然的分别,再无其他。
李锐对待程毓向来是极真诚的,买房子这事儿不是个小事,他自然放在心上,三万块钱第二天就通过电汇转到了程毓账上。
与行里签了合同,付了首付,批了贷款,前前后后几个月过去,这事儿才算妥了,待程毓回过神儿来,才发现已经进了四月,该是周宏远报考高中的日子了。
叔侄俩不必争执,更不必苦思冥想,将省实验填在志愿单上,便交了上去。中考只剩了两个月,每个人都卯足了劲儿,心无旁骛,只等着最后一战。
市里组织的一模,周宏远第一次拿了班里的第一,就算是放眼全市,也排进了前三百。郑明坤和吴思源轮着番做了两年半的第一,如今第一次被人“插足”,既是意外,又是不服,他俩的矛盾虽是“不可调和”,如今却有了共同的“敌人”,一个个的加倍用功,唯恐落在人后。他们仨你追我赶,一个赛一个的能学,特别是郑明坤,下了课也不瞎转悠了,放了学也不跟女生们谈天说地了,眼里就只剩下三个字,省实验。
郑明坤与吴思源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走向了冰释前嫌,三个人照例一起回家,路上再没听到那些止不住的剑拔弩张与阴阳怪气,统统变作了面红耳赤的激情讨论。抛下那些压力与动力,三个人都很是怀念这样的氛围,就像是他们刚刚进入中学时的插科打诨,一切都和谐而快活。
后来,吴思源不无落寞的对周宏远讲,他怕的从来都不是辛苦和劳累,而是失去这段友谊,失去这段感情,与他生命中最浓墨重彩的男孩,彻底的分道扬镳。
班里的每个人都憋着一股气儿,就算是再离经叛道的孩子,也被这种氛围所感染,甚至在无意识中,就拿出了课本,与那一道又一道的难题死磕。班里的所有人,从崔老师到班长,从班长到最不配合的小混混,都在不知不觉间统一了战线,一切都顺畅而有序的进行着。
压力是有的,快活也仍存在着,第二节 课后的大课间,中午吃饭时,唱响的班歌,从局部到整体的大笑,每节课前那铿锵有力的“老师好”,都是最好的证明。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大概说的就是此时。
程毓对周宏远格外重视,为了充分照顾到他,程毓尽量能不加班就不加班,能不应酬就不应酬,每每周宏远回到家,程毓没过多久就回来了,换着花样地为他做饭,吃过饭后,更是一天都不落下的陪他学习。
如今,周宏远学不懂的东西已经越来越少了,大多时候,程毓都不需要教他什么,可就算只是简简单单安安静静地坐在他旁边,对周宏远来说,也是巨大的助力。
高压之下,日子总是过得格外快,不知是谁发起的,黑板的一角写上了倒计时,只是最简单的白色粉笔字,却比任何时候都引人注目。每个人都牵挂着,更为它而奋斗努力。
为了升学率,不少班主任从初三起就开始了劝退大业,而二班则不然,崔老师秉承着“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绝不轻易放弃一个人,事实上,直到中考前的最后一天,二班依然是整整齐齐的六十一人,一个不差,一个不少。这在十四中这样的外来工人子弟学校,着实算得上个奇迹。而崔老师却说,“你们本身就是最大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