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侧写之案发现场+番外(52)
卲谦看了看手表,从案发到寻找受害人已经过去了四个小时,三位女士下落不明。
杨丽丽最后一次出现在监控录像中是早上七点半,在小区的便利店里,买了面包,零食和牛奶,根据店长回忆,杨丽丽每隔不久就会来采购一次。
“是清洁车,凶手假扮成了清洁工将杨丽丽放在车里带出了小区,沿途的监控发现他转入一条偏僻的小路之后就不见了。”苏念指了指屏幕上的一位清洁工,信誓旦旦的说。
“也对,哪个清洁工会戴一次性口罩。”楚端玉点点头表示赞同。
卲谦揉了揉胀痛的太阳穴,“垃圾车还没找到,那个莎莎和娜娜有线索么?”
“没有,这两个人长相出众,平时是住在一起的,小区保安说最后一次见到他们是三天前的下午,两个人带着行李箱,高高兴兴的出门了,然后上了一辆私家车,套牌的,从此不知所踪。”孙耀光的头杵在办公桌上,有气无力的回答。
高智商,高情商。
“所以凶手是想把这三人藏起来,让咱们找不到,一天杀一个?”张一天拖着下巴思考着。
“那不是太容易了么,只是让警察束手无策坐以待毙?”苏念抬头对上卲谦诧异的目光缓缓说道,“通常的绑架案,嫌疑人会在48小时之内向被害人的家人索要赎金。”
“你是说他会给咱们打电话?他疯了吧。”楚端玉几乎是从座位上窜起来,对这个推论持以反对态度。
“他妈的不就是一疯子么。”卲谦说着捻灭手中的烟头,“对于嫌疑人来说,看着被害人在希望中等死远远比在绝望中等死要有意义的多。”
苏念点点头,他就是这个意思。
“等咱电话吧,我去把设备拿来”张一天说着起身,和姜盼盼一起去鉴定科拿监听追踪设备。
冯力在疯狂的记笔记。
卲谦看了看苏念,一抬下巴,示意跟上一起出来。
这是一道没有正确答案的选择题。
三个女孩都在嫌疑人手上,今晚就算是成功解救杨丽丽,那大可杀了其他女孩。
根本没有不解救这一说。
因为警察的天职就是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如果不去解救杨丽丽,嫌疑人就会直接把电话录音放在网上,煽动舆论,绝对会有激进人士来闹事。
站在政府门口,刑警队门口,叫来媒体记者,打着横幅,喊着口号。
画面感太强,不能想,不敢想,想了脑壳疼。
苏念看着卲谦在门口,烟一根接着一根就没断过。
“你相信直觉式犯罪分析么?”苏念开口问道,“我们现在只有在凶手动手前将其抓获,才有可能保住那三个女孩的命。”
“我听汪瑞雪说过,不过她似乎对这种模式有很大偏见。”卲谦看了看时间,皱紧眉头,恨不能时间就停在此刻,“你有怀疑的目标了?”
“恩,英国人更依赖犯罪心理学家的直觉,坎特教授把自己的直觉式分析称为‘调查心理学’,他可以在两千名犯罪嫌疑人名单中锁定达菲一人,根据之前七个人的名单,我锁定一个并不困难。”
在诸多相似条件极高的情况下,七选一比两千选一要困难很多。
是朱长山,魏东强,施让,曾志华,邓前进,关弘奇,金靳这七个。
这七个人是根据一开始的心理画像筛选出来嫌疑人,根据案件的进一步升级,凶手所暴露出来的特征也越多。
凶手已经从最开始的报复转变为在杀戮中得到乐趣。
“那你赶紧说啊!怎么畏手畏脚的?”
“一般有组织能力的犯罪嫌疑人会在作案后改变住所和工作单位,现在就看谁不在家了,我认为这个关弘奇作案的可能比较大。”
其余六人无论是从作案动机或者作案时间上来说,都有对不上地方。
每个人都会有一定的人格缺陷,比如工作能力强但经常因同事问题换工作的魏东强有自恋型人格障碍,曾志华长期对家人实施家暴等,但是就资料显示,只有关弘奇太完美了,在他经历过那些扭曲人,那些疯狂的事之后,依然完美的让人觉得不正常。
一个孩子在童年时期受到7种以上的创伤之后,自杀倾向会大大降低,转而去作为一个施暴者。
关弘奇没有接受心理治疗的记录,完美之下隐藏的大多是肮脏。
“是五选一,昨晚上大力把施让和邓前进带回来了。”卲谦拍拍他的肩膀回到屋内,“分两组,一组人出去把关弘奇带回来,二组人等电话。”
卲谦话音刚落,办公桌上的电话就响了起来,一时间面面相觑,不知由谁去接听的好。
这时候还得靠队长,张一天比划了个ok,卲谦过去按下免提键。